衣山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五十八章 一天時間,大學士,衣山盡,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四百五十八章 一天時間

從孫淡所住的地方到馮鎮軍營大河衛還是六里路,一來一去,卻需要一點時間。

韓月知道這事非同小可,立即騎上一匹快馬不要命地朝大河衛奔去。

大河衛那邊自有軍馬,馮鎮要趕過來,也需要一點時間。大概算了算,半個時辰還是需要的。

孫淡卻也不急,反正大廳堂那邊楊一清與淮安府衙門和河漕衙門還有得皮扯,不是一時半刻能見出分曉的。

據孫淡所知道的,京城那邊陸家錢莊發行的債券效果不錯,為朝廷湊集了上百萬兩銀,楊一清這次來淮南隨身攜帶了五十多萬兩銀子用於震災。這可是真金白銀,地方上到處都要用錢,誰多些,誰少些,都有得扯。

剛才,淮南的幾個縣城,還有河道都在為賑災銀子的去向爭執,都想多要一些。就兩八杆子打不著的學道衙門也站了出來,說各縣的縣學過了水,已經變成了危房,也該藉機修葺,若到時候房子倒下來,砸死了士子,誰負責?還有,學道往年欠秀才們的廩米是不是該補發了?為了增加說服力,各大衙門還將往年的帳本都搬了出來,一個個爭得面紅耳赤。

現在,楊一清也知道大家都需要銀子,只能竭力協調,抓大放小,爭取將有限的銀子用到最要緊的地方。作為一個內閣閣員,有的時候還真是一個裱糊匠。即便他心中再惱火,也只能溫言同大家商量,畢竟,賑災一事還需地方上一干大員實際去做。

世界上,沒什麼事情比錢更讓人糾結和眼紅。雖然這賑災銀子沒人敢黑,可要做出政績,沒錢可幹不好。到時候,朝廷追究下來,一個救災不利的帽子一扣,前程就完蛋了。

所以,這事還有得爭。

孫淡也不急,讓方唯站在那裡,自己則拿起一本書閒適地看起來。

方唯緊得說不出話來,好幾次去給孫淡茶杯續水的時候,手都顫得厲害。

孫淡從頭到尾都沒看她一眼。

馮鎮和韓月來得好快,等了不到半個時辰,就看到馮鎮全副武裝地跑進屋來。他渾身上下都是汗水,高大魁梧的身上穿著一副皮甲,背上揹著大弓,腰上插掛著一把雁翎刀,殺氣騰騰而來,如同一尊廟裡的金剛。

在看屋外,三十個衛兵也做同一打扮,剽悍得讓人呼吸不暢。

馮鎮:“老爺,馮鎮前來報道,請吩咐。”

孫淡站起身來:“立即將大廳堂給我圍了,河漕的人也一個也不許放出來。”

“是!”馮鎮一拱手,朝外面的人揮了揮手,三十條剽悍的漢子同時抽出腰刀,朝前方無聲地撲去。

在孫淡的大廳堂中,依舊鬧成一團。

有人在喊:“閣老,閣樓,學道那邊要那麼多銀子做什麼啊?粥廠這邊的米都快沒了,鍋裡清得快豎不起筷子,按照大明朝的律法,賑災的粥裡若豎不起筷子,相關官員可是要砍頭的。”

“河道也真是,決口的是你們的河堤,如今要錢最狠的又是你們,沒追究你們責任已是法外開恩,如今卻有貪得無厭了?”

“決口乃是天災,與我河道又有什麼關係?沒錯,我們河道這邊要的銀子是多了些,可決口總不可能不補上吧。每一土一石,一個人工,哪樣不要錢?總不可能有多少錢辦多少事,補一段,留一段不理不睬吧?”

……

滿堂都是爭辯聲,帳本翻頁時的沙沙聲。

楊一清只覺得一真頭疼,作為一個三朝老臣,在宦海里沉浮了幾十載,他自然知道賑災的事情並不是發銀子,銀子一發就完事大吉,還得依靠地方官員通力合作。其實,他也可以使用自己的權威一手包辦將銀子發下去,如此,效率雖然提高了。可將來肯定有人對自己心壞不滿,未必肯出力。

所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五代竊國

一字營

大學士

衣山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