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山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六十五章 抄家,大學士,衣山盡,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四百六十五章 抄家

楊一清的驚愕可以理解,楊閣老在沒有做閣員之前本就是一個剛直之人,凡事都喜歡分個子醜寅卯,有點非黑既白的味道。而且,楊一清威望甚高,又有大學問在胸,說起話來一套一套的。

見他一開口,陸炳心叫一聲糟糕,這個老楊頭他可說不過。若被他一攪,這事再追究下去,就麻煩了。做為一個老好人,未來的陸督公和孫淡、黃錦都是老朋友,自然不希望這兩個好朋友掐個死去活來。他覺得自有責任和義務給孫、黃二人當和事老,因此,自然不會任由楊一清借題發揮下去。

陸炳立即打斷楊一清的話頭,微笑著對孫淡說:“既然靜遠你這麼說,此事就這麼審結了,我明日就押送一干人犯回京城。”他摸了摸頭,嘆息一聲:“災後重建這事還需要做,王恕一案其實很簡單的,我等切不可聽人犯一通亂咬就捕風捉影,這也是不陛下的意思啊!”

他本是一個翩翩少年,如今卻故做深沉般地嘆息一聲,看起來讓人覺得有些好笑。

孫淡點頭:“就這樣吧,此事再深究下去也沒多大意思。”

楊一清愣住了,靜靜地看著孫淡,不明白多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這不是孫淡的性格啊。

果然,孫淡還有後話:“不過……”

陸炳又咧開了嘴巴笑問:“不過什麼?”

孫淡:“不過,這王恕和甘必達貪墨的睢寧的河工銀子得全部起出來。這個王恕在河漕衙門為官多年,也不知道貪了多少銀子。”

“對對對,都應該起出來。”楊一清突然振奮起來,作為一個內閣閣員,又將代管戶部,沒有人比他更清楚國家財政的窘狀。否則,戶部也不會向陸家錢莊借錢。

他飛快地在心中計算了一下,單就睢寧河堤的工程上,王恕和甘必達就貪汙了至少四十萬兩。每年,朝廷劃撥下來這麼多河工銀子,十多年下來,落到他們手頭的至少有上百萬兩。

有了這一筆銀子在,災民的安置費就有著落了,也不用再向陸家錢莊借款。

抄了王恕和甘必達的家,手頭立時就寬裕下來,何樂而不為?

楊一清:“淮南空前水災,到處都是使錢的地方,抄了這兩個蟊賊,正好用在賑濟災民上面。”

陸炳也知道這是一大筆銀子,可看楊一清的模樣,大筆一揮,想將銀子全部留在淮安,心中卻著急起來。這可是一注鉅款啊,就這麼被分了,將來回到京城,皇帝興趣一道,突然問上一句:“陸炳,聽說你們抄了王、甘二人的家,錢呢?”他陸炳又該如何回答?

這個陛下,精明強幹,可對黃白之物有這常人無法想象的喜愛,別的事情都好說,可一提到錢,他翻臉比翻書還快。

陸炳笑了起來:“楊相心繫災民,大公無私,陸炳佩服,可不奏明朝廷就將所有的錢都截流在淮安,好象不大妥當吧?”

“又有什麼不妥的?”楊一清大為不悅,道:“我即將分管戶部,國家太倉的收支自然有我做主。就算我們稟報朝廷,難道內閣眾相就看不到淮南的大水,一樣要將款子劃撥下來,否則也不可能向民間籌資了。陸炳,你這話說得好生沒道理,難不成我們要將抄來的財物先解送京城,等聖旨下來,又調回淮南。如此,豈不多此一舉?”

“朝廷自有規矩和章程,程式必須走到。”陸炳也不退讓,堅持著說道:“無論如何,得將錢物先解送回京,至於將來這筆資金如何安排,自有陛下聖斷,自有內閣籌劃。”

看著他們吵起來,孫淡心中一陣好象,實際上,這是他剛才想出的一個點子。所謂財帛動人心。沒錯,在座的三人,陸炳本就是一個大富豪,而楊一清則是個君子,至於張璁只貪戀權力,對金錢倒沒有什麼渴望。可這三人之中,楊閣老想拿錢來賑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五代竊國

一字營

大學士

衣山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