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山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五十二章 君子論德,大學士,衣山盡,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四百五十二章 君子論德

孫淡對那兩個行商的心思實在是太瞭解了,他如今雖然是一個名滿天下的狀元公,翰林院編修,自從參加科舉以來也是一帆風順,連中三元。可依靠的不過是自己腦子中那個強大的資料庫。

回頭去看一想,如果沒有這個作弊手段,以他肚子裡那點墨水,就算在苦讀三十年,也沒辦法在這屍橫遍野的科舉考場上殺出一條血路來。

科舉從來就是一件高投入,低產出的事情。

如果真沒有那個資料庫,當初的孫淡估計也會走上從商那條道路,無商不富,還有什麼比經商能更開改變人生呢?

淮安雖然地處蘇北,在現代,比起蘇南而言算是經濟欠發達地區。可那是在工業大生產時代,在明朝這種農耕社會,依託大運河的航運,淮安也算是全國有名的商埠,富裕程度僅次於蘇杭揚常和南京。

自從武宗時代起,明朝達到了其國力最鼎盛的時期,江南一帶商品經濟極為發達,讀書做官已不是社會精英階層的唯一出路。實際上,在這個時代,資本主義的萌芽已經在江南悄然萌發,社會價值觀也呈多元化發展的趨勢。讀書入仕的道路實在太漫長,而且成功率也實在太低,在很多地方,讀書識字只不過是普通百姓作為提高自身素質的一種手。甚至有人認為,能識字算帳,將來至不濟也能在商號裡混個帳房之類,好過在外面當苦力。

這種思潮孫淡也有些瞭解,自然不覺得奇怪。

看樣子,那兩個姓談和姓馬的傢伙這幾年經商是小有成就,日子過得滋潤,自然對科舉興趣缺缺,也受不了讀書那種苦。

他們不願意來參加考試,但不等於孫淡就此放棄。

孫淡等了這兩日好不容易等了兩個睢寧籍的讀書人,自然不肯放過。否則,若考場到時候空無一人,自己這張臉朝什麼地方擱,也沒辦法向大家交代。

反正,無論如何,不管採取什麼手段,威逼也好,利誘也好,拉也要將那二人拉到學道衙門裡來。

想到這裡,孫淡顧不得換官服,站起身來,喊了一聲:“韓月,走,咱們過去瞧瞧。”就率先朝門外走去。

走不了兩條街,就來到衙役所說的那條街,遠遠地就看到一條小河,一座雅緻的酒樓正矗立在水邊,酒樓上挑著一個酒幌,上書《太白遺風》四字。字寫得很精神,應該是名家手筆。

這座酒樓不大,上下兩層,房屋裝修得不錯,人卻不多,估計是走靜品路線,尋常市井之人也消費不起。

加上這一條街有些僻靜,所以,還沒走到地頭,就聽到有三個睢寧口音的人在大聲爭執著,再看過去,臨水的窗戶邊正坐在三個讀打盡。

三人的聲音很是響亮,其中一人的聲音中氣非常足,說起話來像是同人在吵架:“方兄,你所說的這詩《勞山歌》真是孫淡寫的,弄錯了吧?孫靜遠的集子我都買了,尋遍了字裡行間,怎麼就沒找到一個勞字。”

另一個柔和的聲音響起:“是啊,馬兄所言極是。孫靜遠的文章且不論,就其詩詞而言,大多走婉約一路,否則也不過寫出‘落紅本是無情物,花做春泥更護花’這樣的句子。就算是‘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其喑究可哀’一句,也沉鬱壓抑。這才是孫淡的風格,如方兄剛才所念那句‘勞山拔地九千丈,崔嵬勢壓齊之東。下視大海出日月,上接元氣包鴻蒙。’沉雄闊大,倒有東坡遺風,不是孫靜遠的味道。”

大嗓門的那人連連點頭:“談兄說得是,我估計這首詩應該是唐人所作,只不過考據不到原來的作者,被人假託為孫淡作品也有可能的。”

孫淡聽他們在議論自己的詩作,心中好笑。聽他們剛才所說,大嗓門那個應該馬生,而說話細聲思氣的那個因為是談生。

“都說了,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五代竊國

一字營

大學士

衣山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