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山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四十七章 最後一課(一),大學士,衣山盡,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他本以為呂芳這一段話是他自己對《大學》的理解,卻不知道這是呂芳在背誦孫淡的課文。
再看看四周,有好幾個牢房的犯人都趴在木柵欄上如痴如醉地聽著,好象都入了迷。
這裡面的人都是讀書人出身,可說是一日不能無書。在這裡面關了這麼長時間,聽到有人背書,都像是喝醉了酒一樣,酣暢淋漓到極處。
呂芳並不知道他所背誦的課文是孫淡抄襲的《張居正講解四書》,張居正本就是一個大學問家,他的著作自然是明朝一等一的。
監獄裡的犯人都是識貨的人,只聽得心神劇蕩,有的人眼睛都熱起來了。
古大人雖然佩服,可卻還是哼了一聲,大聲對著呂芳的牢房喊:“閹賊,你念得是什麼,註解《大學》,哼哼,我看也不過是老生常談,也沒什麼新意。”
古大人這一聲喊,呂芳的聲音停了下來。
良久,突然有一聲怒吼:“老古,你他娘做什麼,咱們正聽得帶勁,你顯什麼牛比,讓小太監念下去。咱們關了這麼長時間,正無聊,就算是老生常談,也是可以聽聽的。再說,小太監的學問還真是不錯,我看你老古就沒這個本事。”
古大人有些語塞。
半天,呂芳那邊才有聲音幽幽傳來:“打攪各位大人了,剛才這段註解不是呂芳的文章,這是我家恩師在課堂上的講義。”
“原來是你家恩師的講義。”為尊者諱,古大人也不想再刻薄下去:“不知你家先生是誰,聽說你們內書堂的學長都是翰林院的學士。你家恩師是楊慎還是楊一清?”
聽他提到這兩個名字,牢房裡的犯人都安靜下來。這二人大名鼎鼎,很多犯人還做過他們的下屬。
“不是。”呂芳的聲音又傳過來。
“那麼……是王元正還是張詡。”這二人的學問比起小楊和楊一清可差遠了,古大人語氣中帶著一絲失望。
“也不是。”呂芳的聲音裡帶著一絲自豪:“我家恩師姓孫名淡字靜遠,乃是京城第一名士,《日知錄》的作者。”
“孫淡……沒聽說過。”
“這人還真不知道。”
牢房裡嘈雜起來。
古大人冷笑一聲喝道:“安靜,咱們在這裡關了這麼久,音訊斷絕,外面出幾個大名士也不奇怪。”
“的確。”牢房裡又有聲音響起,顯然都同意古大人的觀點。
古大人又問呂芳:“小太監,聽你剛才讀的這段文字,看樣子這個孫淡還真有些學問。他是正德幾年的進士,哦,算來,應該是正德十五年。如今,這個姓孫的在翰林院做什麼,?”
呂芳忙回答道:“我家恩師還沒進翰林院。”
“這怎麼可能,你是在誆騙我吧?”古大人明顯得不高興起來:“不進翰林院做學士,怎麼可能去內書堂教書,這個孫淡現在究竟在做什麼?”
呂芳回答道:“我家恩師現在不過是一個舉人,在房山做知縣,還沒進翰林院?”
“什麼,不可能,不可能!”監牢裡又鬧了起來。
“哈哈哈哈,你在騙鬼啊!”古大人放聲大笑起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