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山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八十五章 河東(二),大學士,衣山盡,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三百八十五章 河東(二)
孫淡一邊同禮部的官員攀談,一邊細心觀察,這一看就看出端倪來。
這次禮部前來迎接太后可是帶了全副儀仗的,什麼金瓜衛士,什麼華蓋儀表,什麼包金大轎。可仔細一看,整個就是藩王的規格,卻不是太皇太后所應有的禮遇。
看起來,毛尚書和他背心的楊首輔他們壓根就沒想到要給太后正名,最好能弄成個藩王家屬朝覲天子就再好不過了。
孫淡不住搖頭,心中好笑:皇帝其實也怪可憐的,他好不容易登基了,想給自己父母一個名分,這也是人之常情。可是,皇帝的老子自然應該是皇帝。可朱厚璁先生的父親可沒當過一天皇帝,現在卻要給他上尊號,這才封建社會可是不得了的大事。可話又說回來,死者為大,大臣們也太固執了,你們同一個私人較什麼勁啊。就算同皇帝爭贏了也能怎麼樣,又不能多拿一文錢工資。
因為人實在太多,又帶著儀仗,隊伍也走得慢,路上一步三停,到中午的時候,大隊人馬還在路上的一個小鎮上駐紮下來,來了一個全面警戒,只許出不許進,為的就是吃一頓中午飯。吃完飯,毛尚書說旅途疲勞,要歇息。
午休了一個時辰,隊伍又開始出發,速度更慢。等到晚霞染紅了天邊,才看到通州的城牆。
這下孫淡是徹底看明白了,這個毛尚書是在消極怠工。
他本就為皇帝將自己派到通州來滿肚子的怨氣,看在眼裡,口中卻不說,就在一邊冷眼旁觀。
倒是毛澄有些沉不住氣了,在看到通州城牆的時候,突然張口對孫淡說出今天的第一句話:“孫大人,這天都快黑了,興太后今日是去了京城了。”
毛澄說這句話的時候表情木訥,印著天邊的晚霞,就好象是戴了一張銅面具。
孫淡笑了笑:“毛大人,今日不成就明日好了。”
毛澄深深地看了孫淡一眼,那雙老邁的眼睛又尖又利,絲毫沒有先前那副懨懨欲睡的模樣:“我聽人說,你是楊慎的好友,對楊閣老的改革也頗多建議。”
試探,這是試探。孫淡心中卻明鏡一樣。這個毛尚書歲自己戒心甚重啊。
他拱了拱手:“升庵兄乃是下官的良師益友,當初在山東時就對下官頗為看顧。至於楊閣老所提出的改革吏治,孫淡認為,我大明朝積弊多年,也到了不改革不行的地步了。”
毛澄點點頭:“君子有朋,小人有黨,近朱者赤,這一點,蘇詢的文章中說得好呀!對了,陛下派你我為正副二使迎興王太后入宮朝覲,依你看來,該用什麼禮制?”
“朝覲?”孫淡聽到這個單詞,心中突然一驚,他還是低估了群臣們的決心。看來,大臣們不但不肯承認太后的身份,甚至不肯讓她住進皇宮來一個既成事實。也僅僅是將她來京城當成一次普通藩王朝覲罷了。
這事情,他們可做得有些過火啊!
孫淡一時有些無語。
“怎麼,孫大人可覺得有什麼不妥?”毛尚書明顯地有些不悅,目光更是尖銳。
不愧是老於宦海的人尖子,步步進逼,竟讓孫淡有些難受起來。
他苦笑著摸了摸自己的下巴,緩緩道:“毛大人,陛下這次是母子團聚,怎麼就變成了朝覲?”
毛澄面色一整:“父父子子,君君臣臣。所謂天地君親師,這君字還排在親字之前。興王太后雖然是陛下的生母,可名義上她現在還是陛下的臣子,自然是朝覲。孫淡,我聽人說你也是個大才子,讀了多年的聖賢書,不可能連這樣的道理也想不明白吧?”
孫淡有些招架不住,“可陛下的母親不應該是太后嗎?”
“此言差也!”毛尚書連連搖頭:“陛下的帝位傳自武宗皇帝,乃是兄終弟及,若論起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