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山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一十章 不用唱,就如平常一樣閒聊,大學士,衣山盡,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四百一十章 不用唱,就如平常一樣閒聊
孫淡撫須微笑:“山人自有妙計,展老闆比你也不用多用,只需去準備就是了。怎麼,別告訴我你沒有辦法。”
“弄副柺杖倒簡單,這行宮之中駐紮了不少軍隊。軍隊日常演練,難免有死傷,這東西也不缺。可若要把一頭驢弄到戲臺子上去,這個,這個……”展布突然想到若這一情形真出現在太后面前,不知道會引起什麼樣的後果,不覺冷汗滾滾而下:“靜遠,這俗話說犟驢犟驢,這驢子可是畜生,若上了戲臺,發地瘋來亂叫亂跑,弄砸了一臺戲不要緊,驚了太后的架,我們的腦袋可就保不住了。”
聽展布說得有理,孫淡也不禁有些猶豫:“這個,不弄驢子上去這戲可不好演啊。”
展布見孫淡同意自己的看法,鬆了一口大氣。心中也是好奇:“靜遠,你這戲究竟是什麼呀,怎麼想到要弄頭驢上去?”
孫淡:“其實,不弄驢上去也可以,可這大明朝可找不到腳踏車啊。”
“腳踏車,這是什麼東西?”展布完全被孫淡弄糊塗了。
孫淡語氣一頓,也不好同展布解釋,只道:“就是一種車啦,這個故事說的是大年三十那天,有一個木匠窮得已經沒飯吃了,就和老婆一起拿了一雙剛做好的拐上街去賣。正好遇到一個正趕得腳踏車路過的人,就給他下了個套,用拐換了人家的車。我尋思著,這腳踏車車也沒辦法弄來,索性將腳踏車換成驢子。”
沒錯,孫淡為太后準備的這出戏就是後世地球人都知道的小品《賣柺》,當年,趙本山的這個小品一出,轟動一時,也是趙本山的代表作品之一。在二千零一年的時候,孫淡還是一個小青年,當時可將他笑得岔了氣。
本山大叔的東西說句實在話,格調不是很高,爭議也大,還有諷刺殘疾人的嫌疑。可不得不承認,他的東西是每年春節聯歡晚上唯一值得期待的節目。如果春晚沒有趙本山的小品,只怕早被觀眾給拋棄了。
小品這種節目形式很新,脫胎於東北二人轉,在明朝人都習慣了崑曲的時候,未免有些登不得大雅之堂。不過,太后本身素質就不太高,這種為後世普通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娛樂方式肯定能將她給逗樂。對此,孫淡充滿信心。
你想,後世觀眾什麼樣的希奇沒見過,笑神經已經被海量的資訊轟炸得疲勞了。可即便如此,依舊被趙本山的小品逗得笑出眼淚來。換成相對比較單純的明朝人,結果究竟會怎麼樣呢?
一想到可能出現的情形,孫淡不覺有些期待起來。
展家班的戲子們都都是高素質的專業演員,基本功紮實,只需讓她們接受這個藝術形式,一天之內將這個小品排出來應該不成問題。
展布聽孫淡解釋完之後,雖然不明白孫淡這個戲究竟是怎麼回事,可卻笑道:“靜遠,其實你也將事情想複雜了,舞臺上出現一頭驢,難道你真要弄一頭驢子上去?像我們所演的武戲吧,碰到武將出場,只在他手上放一條馬鞭,就代表戰馬。”
孫淡笑道:“確實如此,我倒是想多了。可這裡也有個問題,你用嗎鞭代表戰馬,觀眾也知道怎麼回事。可你拿什麼來代表驢子?”
展布想了想,道:“要不這樣,不知靜遠看沒看過過年時的花燈遊行。”
孫淡眼睛一亮:“我明白了,我明白了。你的意思是不是用竹片扎一個驢頭出來,讓演員提在手中。”
“對對對。”展布連連點頭,回答說:“這行宮年年都要翻修,裡面也住了木匠,找他們扎一個就是了,也不過幾個銅錢,花不了什麼工夫。”
“行,就這麼辦。”
展布安排人去找宮中木匠做驢頭,不表。
接下來該寫臺詞了,因為時間緊急,孫淡也不耽擱,忙吩咐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