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山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九十一章 權利的吸引力(一),大學士,衣山盡,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那人冷笑:“黃公公好厲害啊,我可惹不起。對了,我叫宋無行,乃是吏部司務,主管催督、稽緩、勾銷、簿書。這些都是部中最要緊的事務,當然,這些跑腿的事情也勞煩不到你頭上。羅峰先生只須坐在這裡看著就是,若有興致,不妨指點指點我。”
司務處在吏部所扮演的角色有點像後世的部委辦公室,受理的都是一些交辦、催辦和交辦的日常事務,其實也就是一個閒雜部門。
宋無行以前吃過黃錦大虧,心中深恨閹黨,對張璁這個黃黨干將也很不以為然。恨屋及烏,自然將張璁當成了自己的敵人。
這一切的來龍去脈張璁自然不會知道,他被宋大人這一番陰陽怪氣的話氣得身上哆嗦,也不在應酬,悶著頭坐在椅子上不說話。
張璁不說話了,宋無行也當他是隱形人。部門但凡有事也不叫他,自顧自辦理自己的事務。
他實在是被悶得無聊了,就主動開口與同事交談。可同一個部門的同事根本就不搭理他,皆是一臉的嫌惡。
在同事們看來,張璁根本就是閹黨成員,從古到今都是文官們的大敵。張璁同他們也沒有任何語言,要交流,你張璁自去同東廠在吏部坐班的人交流去。
明制,京中各大衙門都有東廠和錦衣衛的人坐班,監督衙門日常事務。東廠、錦衣衛,再加上六科給事中,三個部門同時行使監督智慧,又不相統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明朝的監察制度非常完善。
可怪就怪在,東廠是畢雲的人,那些人本就同黃錦是政敵,看張璁的目光中充滿敵意,又如何肯同他親熱。
如此一來,張璁在吏治簡直就是孤家寡人,上了一天班,鬱悶到死。
可人總不能就這麼在這裡乾坐著吧,總得找點事情來做才好。
於是,張璁索性提起笤帚將屋子打掃了一翻,有拿起抹布到出擦,這樣總算將一天混過去了。
到第二天一大早,又發生了一件事,一個新科賜進士來吏部等待安排職位。他本出身貧寒,在京城已經住了三年,早窮得快要當褲子了。如今好不容易熬了出來,總算可以外放做官,也不用活活餓死在京城之中。他成績不錯,是二甲第三十七名,按照吏部的安排,他應該去蘇州府的一個縣城做知縣。也不知道是吏部同情他,還是見他為人清正,道德品質不錯,竟讓他去蘇杭這種富庶之地做官。
可事情總有個先來後到,朝廷這次殿試這麼多進士、同進士、賜進士需要安排職位。京官還好一些,可以直接上任,地方官卻有些麻煩,排隊都要排上好一陣。安排職位後,在京城等上三兩個月才接到官函也是有的。
這個新科賜進士姓許,大概也是窮得扛不住了,決定來吏部走走門路,看能不能早點安排上任。他想了半天,突然想起張璁來。在以前,他同張璁在文會上見過幾次面,也認得他。再說,大家又是同年。同年關係在明朝最是牢固,如果找到他,或許這事就成了。
於是,許進士就找到了張璁頭上。畢竟,張璁所任職的部門正擔負著催辦的職能,讓他幫忙催一催,或許能早一點去蘇州。
按照許進士的想法,張璁怎麼說也是個名滿天下的大名士,在京城混了這麼多年,人面廣,自然在吏部過得滋潤。休說下面的小官吏,就算是吏部尚書,也會給張璁幾分面子。
可他萬萬沒想到,剛找到張璁,將這事一說,張璁卻支吾了半天,這才小心地說:“許年兄,這事情只怕不好辦啊!”
許進士本就是一個急性子,立即就火了,聲氣一高:“張兄,你現在好歹也是吏部的官員了,催上一催,對你來說,也不過是舉手之勞,怎麼就不好辦了?”
張璁:“許兄,才發榜幾天你就這麼著急了?”
許進士面色難看起來,冷笑:“我就知道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