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山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五十九章 第一場(一),大學士,衣山盡,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燈,孫淡一看題目,正是《周唐外重內輕、秦魏外輕內重、各有得失論》。
這題實在太簡單了,孫淡手中至少有六篇範文可抄,而且,這六篇範文都文字嚴謹樸素,讓人挑不出錯來。雖然內容都是老生常談,可一樣能拿高分。
於是,孫淡也不再耽擱,提起筆寫道:
“天下之患無常處也、惟善謀國者、規天下大勢之所趨、揆時度務、有以制其偏倚之端、則不至於變起而不可救。夫立國之初、每鑑前代得失、以定一朝之制、時勢所迫、出於不得不然、非能使子孫世守以維萬世之安也。嗣世之主、昧於時變、因循荒怠、不思所以持之、欲無中於禍敗、豈可得哉。吾嘗綜觀前史、歷代內外輕重之際、得失之故、有由然也。夫天子建國、居中馭外、大抵據形勝以臨天下、而操縱進退自相維繫、是以四方順軌而下無覬覦、使非集權於中樞、久之必有擁兵坐大而睥睨奸命、適召天下數世之患。”
這算是開門見山的立論。
孫淡現在精神很好,抄得也快,只不過一個時辰,就將這一篇兩千字的範文抄完。
最後是結論:
“防一害必更有一害以中之、出於所防之外。惟嗣主深慮、知化規天下大勢之所趨、因時制變以持之、使害未形而勢已轉、庶天下可久安長治、而無傾覆之憂。不然使周無夷王之下堂、幽王之東遷、秦無二世之昏虐、魏無齊王之幼暗、唐無代宗德宗之姑息、則其禍亂亦未必遽至於是也。賈生有言、君子為國觀之上古、驗之當世、參以人事、察盛衰之理、審權勢之宜、去就有序、變化有時、故曠日長久而社稷安矣。如因四朝之亂弱、而歸咎其祖宗立國
初制之不善、則天下豈有無弊之法哉。”
他放下筆,吁了一口氣:估計現在已經是晚上九點了吧,等打一趟拳,活動一下筋骨,就可以睡覺了。
來古代這麼長時間,他已經習慣了古人的作息時間。每天晚上九點前上床睡覺,早晨四點以前起床。
倒不是他不想睡懶覺,他將來是要做官做大官的。明朝中央官員,每天凌晨四點鐘要去早朝,與其到時候痛苦,還不如現在就把生物鐘調整過來。
放好卷子,因為考舍的空間實在狹小,孫淡只能打了一趟動作舒緩個太極拳。
他如今的拳腳也有幾分功力,一使起來法度森嚴,動作雖滿,卻也帶起一片微風,吹得桌上的燭光搖曳不定。
等打完拳,瞌睡如約來了,正要睡。孫淡卻愕然發現張璁還定定地坐在桌前,手舉著毛筆,久久沒有落下。
在他睡完午覺時,張璁就已經木頭人一樣坐在那裡,整整一個下午,一個字也沒寫,直到現在。
有的時候,孫淡在懷疑這個傢伙是不是如那些坐化的僧人一樣死去了。
可看了半天,張璁喉嚨裡才發出咕咚一聲,眼珠子也轉了一下,這才讓孫淡知道他還活著。
“不至於吧,這麼簡單的考題,張璁就做不出來?”孫淡大為不解:“他還是那個大名士嗎?”
孫淡眼尖,他發現,在燭光下,張璁面前的硯臺已經幹了,筆尖的墨汁也凝結成一團。
孫淡雖然討厭張璁,卻不願意看到他現在這種模樣,忍不住輕輕咳嗽一聲。
張璁聽到咳嗽聲,身體猛地一顫,好象剛從夢境中醒過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