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山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七十六章 接連不斷,大學士,衣山盡,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三百七十六章 接連不斷

這邊,孫淡一寫完那三篇文章,只隨意吃了點東西,就開始在牆壁上塗鴉。

他剛一動筆,早已經就注意他許久的考官就飛快地跑回貢院大堂,將這個好訊息告訴了趙鑑等人。

於是,如第一場一樣,那十多個考官很快跑過來圍觀,期待著孫淡有更多的佳作問世。

孫淡現在在牆壁上寫的正是龔自珍的“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這首詩道也應景,就現在來說,科舉制度的確是國家選拔人才的最好手段,公平、公開、公正,對考生的綜合素質要求甚高。可是,到如今,八股文的題目好象已經出盡了,幾乎四書五經的每一個句子都有相應的範文。這樣的情況越是往後,越顯嚴重。

到清朝時,已經蛻變成一種過場,或者說一種儀式,已經失去了為國家選拔人才的初衷。

其實,這樣的詩未免沒有質疑朝廷取士政策的嫌疑。而且,還說什麼萬馬齊喑,這不是打大明朝和皇帝的臉嗎?若是在清朝,直接一個文字獄下來,就可以讓孫淡永世不得翻身。

但可惜這裡是明朝,胸懷開闊,自信強盛的大明。

大明朝不以言罪人,就算是大臣們指著皇帝的鼻子大罵,皇帝也不敢拿他們怎麼樣,反賠笑嘉獎。

有明一朝,士大夫與皇帝共治天下,皇權受到極大制約。即便是如太祖、成祖這樣的一代雄主,有事也行不得快意之事。

所以,當孫淡將這首詩寫完之後。在考舍外圍觀的眾考官同時抽了一口冷氣,內心之中卻將孫淡佩服到了十足。

拋開孫淡這首詩本身的文學價值不談,單就孫淡這種敢說話的膽量,已是士林之楷模。

便有考官小聲嘀咕起來:“好詩,恰恰說到我心中去了。如今陛下雖然英明神武,可未免不受到小人的矇蔽。比如皇考一事,我看就是有奸臣在背後挑唆。”

“對,肯定是黃錦,下官聽人說了,這個黃錦不斷在大臣們之間遊走說項,極盡威逼利誘之為能事,想遊說大臣們為陛下的父王正名。”

“是黃錦乾的?”趙鑑本就是老成君,聽到有人說這個八卦,心中一驚,忙小聲問。

“對,就是這個閹賊!”孫應奎咬牙切齒:“不然還能是誰?他曾經執掌過東廠,手頭有一些牛鬼蛇神,這段日拿出大量的銀去各家大臣家中,讓大家不要提皇考一事。若有不從者,更是一通威逼。此賊為了在陛下面前邀寵,連臉都不要了。幸虧陛下把東廠交給了畢雲,畢雲畢竟是讀過幾年書的,懂得道理,頗有氣節。可黃錦這個閹賊卻沒有這些顧忌,什麼事都能做得出來。”

“接著呢?”趙鑑氣得身子微微發抖。

“有不少大臣們得了他好處,或者說怕了,也不說話。”孫應奎嘆息一聲,壓低聲音道:“萬馬齊喑啊,孫靜遠這句詩算是說到我的心裡去了。”

“哎!”眾人都是一聲嘆息,心情突然抑鬱起來。

孫淡剛寫完這首詩,心中正一陣舒爽,突然聽到外面的議論聲,心中突然有些發窘----這些傢伙實在太能聯想了,居然能將這首詩聯絡到大禮議上面去。捕風捉影果然是讀書人的強項,文字獄這種東西就是這麼牽強附會出來的,還好現在是明朝。就算事情被爆出去,也只能給自己平添一筆剛直不阿的好名聲,卻沒有什麼妨害。

果然,外面的考官們嘆息一聲,又紛紛點頭小聲議論:“看不出來,孫靜遠也是個敢說話的人。”

“孫靜遠的老師是李梅亭,以前國子監的,本就是個敢於直言的人。孫淡又是楊慎的好友,所謂近朱者赤,小楊學士的朋友自然是我等的同道。”

眾人越說越是讓孫淡汗顏,不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五代竊國

一字營

大學士

衣山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