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山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八十一章 殿試,大學士,衣山盡,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拿到題目都是珍而重之,反覆琢磨,不花上半天工夫也不肯輕易下筆。讓孫淡一個時辰交卷,還真是為難人啊!

看樣子,這個新科會元這次要糟。

孫淡卻不以為然,說起來,殿試的考題對他來說真的很簡單。不過是一道策問,題長不過兩三百字,最多不許超過一千。要讓他寫這種東西,可謂舉手就來,須臾寫畢。

而嘉靖皇帝對孫淡的才華也是非常信任的,並不覺得一個時辰的時間不夠用。

孫淡正想著怎麼提前交卷呢,怕就怕引起考官的不快,讓他們覺得自己狂妄,惡意壓自己的分數。如今,有皇帝的聖旨在,自然是最好不過,可以名正言順地提前出場了。

想到這裡,他心中歡喜,道了一聲:“是,孫淡謹遵聖命。”

進得殿中,孫淡找到自己座位,就發現今科殿試的幾個副主考都已經來了。會試時的幾個考官在會試結束之後自從卸職,如今殿試的主考官自然又當今天子擔任,三個副主考則是內閣三大輔臣楊廷和、蔣冕和毛紀,主要閱卷工作就由這三人來做。另外,三人旁邊則是五個三品以上的大員,都是飽學之士。加上楊首輔三人,這八人則是這一科的讀卷官。

剩餘的十幾個禮部的官員則負責其他雜務。

過了一會久違的嘉靖皇帝也來了。

自然是三呼萬歲。

又是一通忙亂,接下來的程式就是,點名、散卷、贊拜、行禮。

最後,才開始發策論題目,折騰了將近一個時辰,殿試總算開始了。

今科殿試的題目對有些考生來說有點難度,而且頗有針對性。

主要是說,當今大明朝財政困難,官員數目眾多而且腐敗,讓考生說一說如何整頓吏治,如何增加中央財政收入。

回想起昨天去拜訪座師時趙尚書所說過的話,孫淡不覺點了點頭:這個老趙還真是精明,果然說中了。

如果沒猜錯,這個題目應該是楊廷和與皇帝一同搞出來的。

皇帝想的是如何減少國家財政開支,而楊廷和則認為大明朝的公務員實在太多,需要罷休一批,精簡精簡機構。

於是,二人一拍即合,索性丟擲這道題目來,讓考生自由發揮。

只不過,皇帝的心思是要改革,卻不想砸文官們的飯碗,動搖自己的統治。而老楊則想的是如何讓吃官飯的人數少一點,再少一點,皇帝的那點心思,他是最明白不過。既然皇帝你不想當惡人,乾脆就讓考生來桶破這層窗戶紙吧。

可惜,孫淡已經將皇帝的心思揣摩個透,怎麼可以依著楊首輔的意思去寫,自己給自己過不去呢?

不過,若不按照楊廷和的心意來寫,只怕得分也不會太高。

這就讓人為難了。

孫淡心中躊躇,一時竟無法動筆。

同孫淡一樣,殿中其他考生也沒人動筆,他們還不知道這道題目的厲害之處,都提著筆冥思苦想著開始打腹稿。

如果沒猜錯,這些人的答案應該有不少花樣。

比如整頓吏治一項,有的人會說,整頓吏治的法子是加強刑罰,從太祖時的老路;有的人則認為已經加強教化;或者有人會回答說,設定監督部門。

至於如何增加中央財政收入,答案也多。比如開源節流,至於如何開源節流,卻不好說;比如增加賦稅;還有人會回答說,開闢新的稅種。

這樣的回答固然有一定道理,可卻離皇帝或者楊廷和希望聽到的聲音有一段距離。

孫淡一心要拿個高分,中一個狀元給世人看看,自然不可能同其他考生一樣人云亦云。

可要按照皇帝的意思寫吧,在卷子上大談稅改,楊首輔那裡可不好過關。楊閣老非常激進,只恨不得先將天下的官員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五代竊國

一字營

大學士

衣山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