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山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七十五章 流水作業,酣暢淋漓;最後八股,水到渠成,大學士,衣山盡,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很快就找到了三篇不錯的同名文章。
其中,第一篇《非其鬼而祭之,諂也》,他選用的是,萬曆二年進士趙南星的。
萬曆二年離現在也不過幾十年光景,進士的文章自然是非常有水準。此人的在歷史上名氣雖然不大,可這人卻是當時東林黨人的著名人物,東林雖然在歷史上的評價有不少爭議。可不可否認,這群人的學問素養卻是極強的,一句“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國事家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更是聞名遐邇。他的文章若不合考官的口味,那才是見鬼了。
於是,孫淡提起畢就抄下了他這篇文章的破題部份“聖人戒諂而及於妄祀者焉!
夫諂而用於祭,僥倖之極思也。此夫子舉之以詩戒誒!”
所謂破題,就是文章開篇先將題意點明,八股文章規定破題只有兩句,最多三句。
這個題破得好不好,直接關係到這篇文章的最後得分。
科舉考場中,考卷實在太多,而閱卷的人就那麼幾個。題目一律,文體一律,閱卷的時間也短促,審卷官每天要看若干本卷子,閱卷人的情緒不問可知,那是十分枯燥,一肚子不耐煩。因此,很多考官只需看一下破題,就可以的得出這張卷子值不值得花費時間讀下去的結果。若題目破得好,就跟下去。若不然,直接扔廢紙簍中去了。不少考生就是在這一關上被刷了下去,由此可見破題的重要性。
破完這道題目,孫淡沒接著寫下去,而是接著去破第二題《誠者自成也》的題。
他在旁邊這張卷子上抄道:“〈中庸〉原人之當誠,而推能城之妙焉。
甚矣,誠之切於人者也,成已成物於是乎在,而君子可不務哉……”
這一篇文章本為顧憲成所作。
顧憲成乃是萬曆四年解元,萬曆八年進士,與高攀龍等人建立東林書院,乃是東林黨人的首領,天下讀書人的領袖,名氣可比趙南星大多了。這樣的人物,這樣的文章,就算放在嘉靖一年,也能秒殺所有考官的眼球。
就這篇文章的破題而言,雖然看起來毫無出奇之處,可卻言簡意賅,根本沒辦法增刪一字。
他一開篇就說,〈中庸〉推究了人為什麼要誠的根本原因,而且好說明了誠的好處。
誠對人來說實在太重要了,完善自己和完善萬物都有賴於此,君子怎麼能不紮紮實實地做呢?
而且誠是道產生的基礎。他的本原來自於天成,所以在我們心中就能夠找到他,他到道理可以遍及萬物,而我的心就是統領。誠在這裡可以貫穿萬物,併發揮他的作用。
……
儒家認為人性本善,關鍵在於發現;耶穌教認為人性本惡,關鍵在於懺悔。
誰對誰錯,歷來就爭論不休,孫淡也不認為這樣的爭論有什麼意義。就他現在來說,顧憲成這篇文章真是不錯,選他的文章來抄,肯定沒錯。
至於第三題《左右皆曰賢未可》,孫淡這選擇的是湯顯祖的同名八股文章。
老湯是萬曆十一年的進士,文學大家。他最著名的戲劇作品〈牡丹亭〉,乃是千古名劇。就算在現代,〈牡丹亭〉也是崑曲中的經典劇目。
其中最著名的唱段是“花花草草由人戀,生生死死隨人願,便酸酸楚楚無人怨。”當初孫淡在讀大學的時候,老師就要求學生們去圖書館借來細讀。
湯顯祖文學上的成就且不說,就拿他能夠在萬曆十一年那種文風鼎盛,競爭激烈的時代脫穎而出考中進士而言,此人在考場上也是一個大能,寫的八股文章絕對一流,抄他的錯不了。
就拿他這篇文章的破題來說,也有值得稱道的地方:“不以近臣之譽而進閒,蓋其慎也。
夫左右太信,則有與不肖論閒者矣。國君之所可,豈在是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