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山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六十八章 新考題,大學士,衣山盡,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三百六十八章 新考題

通常來說,會試第二場有五道公文藝學策題目,也就是策論和機關公文寫作。

對孫淡來說策論題最難,策論題一般來說,考官會出一個史事,然後問你若換成你該怎麼做,或者該如何處理。比如,考官會問你,如果當年王安石變法時的青苗法本是善政,可因為推行不利,最後流於形式,以至變成了一件擾民的惡政,若你是地方官該如何推行這個政策。

最簡單的則是公文寫作,左右不過是讓你寫一份奏摺或者一分謝表。

可對其他考生來說卻剛好相反。

中國古代的讀書人注重文史,天底下又有哪一個讀書人沒讀過史記,沒讀過通鑑?上至三皇無帝,下至本朝開國,都是耳熟能詳。要想胡謅幾句,也容易的很。比如王安石這一題,考生若想拿高分,只簡單地分析一下這個政策的利弊,然後說些空話套話之類就能過關,還不會犯錯。

可公文這種東西有固定格式,遇到刁鑽古怪的題目,還真有些為難人。很多考生在進考場之前也沒讀過幾篇公文,讓他們現場寫這種應用文,還真為難他們了。比如有一年的會試,考官就出了一道題,讓考生代天子寫一篇祭天的祭文。可憐那些考生什麼時候接觸過這種東西,以至於那一期有不少考生剛一看到題目,就暈倒在考場之中。

孫淡因為長期出入於內閣和司禮監,對機關公文可不陌生。又根據自己資料庫中的資料,提前知道了考題,對他來說,這第二場考試是最簡單不過的了。

可等他一開啟試卷,因而不覺罵了一聲“靠!”

首先,這第二場的考題同歷史上所記載的完全不一樣,沒一道題相同。

一看到題目,孫淡就抽了一口冷氣,心中突然有些害怕。

眼前這種情形,充分說明蝴蝶效應已經開始發揮它的威力了。蝴蝶的翅膀剛開始扇動,將來也不知道會引起什麼樣不可預測的風暴。如果沒猜錯,歷史應該已經駛上了另外一條軌道,也不知道會把這個世界帶向何方。

孫淡突然有一種對歷史的深深畏懼。

這第二場的試題沒有策論,五道題全是機關公文寫作,難度大不說,還甚是古怪。

第一題的題目是這樣:假設蘇軾當年被任命為吏部尚書,替他寫一份謝表。

這題表面上看起來很簡單,按照現代人的話來說,不外乎是先多謝朝廷和皇帝的信任,本官德性不足,不足以擔當此任。可既然有朝廷的任命,下官也只能遵命了。在任上當如何如何,為朝廷出力,為國家分憂云云。

可仔細一分析,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在答這道題的時候,你首先應該對蘇軾所處的年代有深刻的瞭解,需要知道“王安石變法”需要知道“元佑黨人”的典故,需要知道北宋的政治經濟概況,寫出的謝表才符合當時的歷史大背景。

這還是其一,你還得分析,考官為什麼會出這道題,如何才能借古寓今。

一句話,這道題考生若沒有深厚的歷史知識和對當前形勢的分析能力,根本就無從下筆。說起來,還真有些像後世公務員考試的申論,只不過形式不同而已。

最後,你才能考慮格式問題,畢竟是公文,格式是固定的,絲毫出不得錯。若錯了,這道題你一分也拿不到。

對公文寫作,孫淡是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到不怎麼畏懼。

只不過,這道題目沒有現成的答案可抄,孫淡也只能打疊起精神開始老師答題了。

這也算是他穿越到古代,參加過的多場考試中所遇到的第一次挑戰,一切都要靠自己的真本事說話。

當慣了抄書匠,這一次孫淡不但不畏懼,反有一種隱約的期待。他想看看,靠自己的本身的能耐,究竟能夠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五代竊國

一字營

大學士

衣山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