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山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三十五章 清江浦(三),大學士,衣山盡,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還如何辦差。對了,我教你一個法子可防暈船。”

付林奇道:“什麼法子,還請教。”

夏言笑著指了指桌上的書,說:“看書,一看書,心靜了,自然就不暈了。還有,這本書很不錯,你平日裡可要多讀,上面有治河的好法子。”

付林拿起那本書一看,正是孫淡所著的《日知錄》,便回答道:“夏大人,孫靜遠這書中是有一篇關於治河的方略,我們河道衙門的人幾乎人手一本。”

夏言倒有些意外:“如何?”

付林:“孫靜遠孫大人的書自然是極好的,尤其是以壩束水,以水淘沙的法子發前人之所未見,很能為人啟發。譬如這黃河水吧,一瓢河水半瓢沙。以前我等治河,一味築吧,卻不想這一帶地勢平坦,河水一到這裡就緩了下來,水中的沙子也淤積下來。於是,以前的堤壩就不能用了,逼不得以只能不斷加高河堤。如此一來,堤壩越修越高,黃河也逐漸變成了地上河。若遇到水大一些,若潰了堤,河水順流而下,就不可收拾了。孫大人說得好呀,與其駐堤,還不如讓水流加速,將沙子衝到大海里去。哎,我們以前怎麼就沒想到這一點呢!”

他的話剛說完,一個船工滿身是水地走進艙來,跪在甲板上:“小人見過二位大老爺。”

夏言問:“船工,可到睢寧了,我們好象已經在水上行了一天一夜了吧?”

船工回答道:“稟大人,我們從清江浦到這裡已經行了一日一夜,如今已經到了睢寧地頭,距離縣城還有十四里地,若是在往常,順風的話,半個時辰就到了。可是現在……”

所位清江浦其實就是南河河道衙門的所在,位於淮安城中。

這地方是南河河道衙門、南河漕運衙門所在,因此,在官場和航運界中, 一說起清江浦,大家都明白是特指南河河、漕衙門。

明朝的河道和漕運同清朝有所區別,清朝為了加強中央極權,將各地河道和漕運都統一起來變成單獨的兩個衙門,總督都是二品大員,經常由一省的總督或者朝中的六部尚書兼任。而明朝的則將大運河的漕運和淮河和黃河的河道分成三段,北方段從北京到山東濟寧,衙門先是設定在天津,後來轉移至通州,稱之為北河;濟寧至鄭州段稱之為中河,衙門設定在濟寧。而從濟寧到鎮江則被稱之為南河衙門設定在淮安清江浦。

聽船工的語氣有些猶豫,夏言問:“可是什麼?”

船工道:“前面一段的河道有些狹窄,水流太快,若勉強行船,只怕會有危險。小人的命不值錢,丟了也是丟了,可若大人出了事,卻……”

正說著話,一股浪頭湧來,船劇烈地晃了一下,付林再也忍不住,身體一低“哇!”一聲將一口黃疸水吐了出來。

夏言心中嘆息一聲:“罷了,靠岸停船吧,走了一日一夜船,大家也累了,歇息片刻。”

“遵命。”船工大概也是被這河上的風浪給嚇住了,見夏言點頭,心中歡喜,忙退出去,落了錨將船靠在北岸。

說來也怪,船剛一靠岸,剛才那真暴雨卻停了,抬頭一看,天上竟出現了一輪彎月。

大概也是在船中呆得煩悶了,夏言提議上岸去走走。

付林在船上已經被晃得找不到北,聽說可以上岸,如蒙大赦,忙陪夏言上了岸。

等一到岸上,夏言卻發覺不對,忙對船工喊道:“船工,怎麼停在北岸了,這雨已經停了。若是在南岸,不過是十幾裡地,走著去也不過兩個時辰。”

“走路去?”那船工苦笑,“只怕大人走不到?”

夏言心中奇怪:“怎麼走不到呢,我在衙門裡看公文上寫著,黃河睢寧段南岸可是去年新建的,清一色的青石大壩,走起來想必也爽利得很。”

船工低聲道:“大人,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五代竊國

一字營

大學士

衣山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