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山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零二章 除夕(三),大學士,衣山盡,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三百零二章 除夕(三)

房山織造局大廳堂。

天剛擦黑,大堂裡已經點了幾十只蠟燭,將一個寬闊的廳堂照得亮如白晝。

一切都是草創,屋中擺設顯得簡陋,地板還沒鋪設完畢,有的地方還露著黃土。

屋子鬧得厲害,一共有五十多個鄉紳做在椅子上,面前的桌子上,酒食自然是極為精美,可熱氣騰騰中,眾人還是面帶不滿。

可以想象,大年夜被知縣大老爺請到織造局吃飯,不能和家人團聚,確實是一件讓人頗不高興的事情。而且,看知縣大老爺的意思,是想從他們腰包裡掏銀子。

前一段時間的改農為桑,晉商的那些老西兒得了孫淡的授意,將大量小額貸款流水一樣撒出來,誘使得依附在他們身上的農民紛紛退地。

幾乎在一夜之間,房山鄉紳們的身家無一例外地縮水五成。

孫淡這毒辣的一招正好敲在眾人的七寸上,獲取功名,然後依靠國家對士大夫的優惠政策斂積人口和土地,然後混進鄉紳隊伍,乃是這個時代起家發財的最佳手段。在座眾人都有功名在身,很多人都是世代書香,幾輩人積累下來,財富已經達到一個驚人的數字。

他們在以前也隱約聽說孫淡來房山之後要實行稅改,實際上,眾人心中也是不懼。地方事務,一般都是鄉紳們在應承,孫淡若採取激烈手段,得罪了整個鄉紳階層,以至於引起混亂,他這個知縣也就做到頭了。

可萬萬沒想到,孫淡根本就沒有親自出馬,只一個改農為桑,就讓這次清丈土地的事情順勢而成,也讓大家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他們總不可能像郭撲一樣,撕下臉皮不要,派出家僕同退地農民白刀子進,紅刀子出地幹吧,都是鄉里鄉親,有的事情還是不能做的。

話說,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最近孫淡搞這個什麼織造局,導致大量外來人口湧入房山,有腦筋活絡的鄉紳開辦商鋪,炒賣房產,還是狠狠地賺了一筆。

雖然看到實際的好出,可內心中對孫淡的不滿依舊根深蒂固。

對於孫淡提出的入股織造局一事,除了郭撲,所有人都抱著一個不合作的態度。不過是來吃頓年夜飯,好,我就帶一張嘴過來就是了。至於其他,咱們免談。

開玩笑,官家的生意就是那麼好做的。你看看南方的那幾個官辦織造局,凡是同官府合作的商人,又有哪一個有好下場。不過被敲骨吸髓耗盡了家產,就是被事發之後被丟進大牢。

大家都是讀過書有功名的人,在這個時代也算是精英階級,可不是那麼好糊弄的。

在中國,有一個樸素的真理:官家就是來與民爭利的,要想從朝廷手頭撈好處,做夢吧你。

自進了大廳堂之後,大家是酒照喝,牛照吹,一個不高興了,對著在旁邊侍侯的衙役就是一通呵斥。

孫淡大概是想給大家一個討論的時間,一直沒有出現。

在大廳中作陪的是房山的刑房師爺孫浩和班頭宋青松,以及在織造局負責桑種植技術的湯臣。

孫浩還好一些,好歹也是一個秀才出身,雖然會昌侯家倒了之後被革了功名,卻是大家的同類人,鄉紳們對他還保持著基本的禮貌。

至於宋青松和湯臣,大家也沒給他什麼好眼色,兩句話不對,就是一通怒罵。

三人也惹不起這些鄉紳們,我大明與士大夫共治天下。這些人可都是社會的中堅,輿論的製造者和領導者,官家的威嚴對他們也是無可奈何。

三人都是相視苦笑,只覺得這活兒幹得真是憋氣。

等安頓下眾人,湯臣有些沉不住氣對孫浩說:“浩哥,我們是不是該去請大老爺出來了?”

孫浩:“名單上的人都到齊了嗎?”

旁邊的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五代竊國

一字營

大學士

衣山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