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山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章 超強記憶,大學士,衣山盡,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點的苗子,自然不肯放過。
“是。”孫淡點了點頭。
“來人,把我孫家家譜呈上來。”孫中也不遲疑,回頭對一個隨從喝到。
那個隨從忙開啟一個精美的紅漆龕子,從裡面掏出三大本厚實的宗卷,一臉莊嚴地放在幾聲。又遞過來一張乾淨毛巾。
孫中接過毛巾淨了淨手,這才虔誠地拿起第一卷,一臉嚴肅地看著孫淡:“可以開始了。”
孫淡清了清喉嚨,深吸了口氣,朗聲道:“鄒平孫氏四修族譜號天一堂。”
“始祖:孫體仁,字伯丕,濟南人,世居鄒平縣,東善慕道,從事孔子。永樂二十一年中進士,歷任桃縣縣令,成都通判。於洪武二十二年冬十月十五子時生於宣德一年秋八月癸丑日卒,葬山東鄒平縣東嶺山。配言氏,贈夫人,於洪武二十六年丁酉六月十七日子時生於永樂十九年辛巳十月十五卒葬興伯丕公合墓子二耀、輝……”
……
“高祖,孫繼宗,字光輔,章皇后兄也。宣德初,授府軍前衛指揮使,改錦衣衛。景泰初,進都指揮僉事,尋襲父爵。天順改元,以奪門功,進侯,加號奉天翊衛推誠宣力武臣,特進光祿大夫、柱國……”
……
“太祖,孫璉,字退思,授錦衣衛指揮使,洪熙元年生人……”
……
厚厚三大本族譜從頭到尾至少六萬字,背誦起來,還真要花些時間。
可這些資料都存在孫淡的腦子中,作為鄒平縣歷史上第一名人,孫繼宗的家譜雖然幾經散失,但後來在海內外孫家人的共同努力下,歷時三十餘年,終於收集整理完畢,修訂成十幾本,作為一件難得的歷史資料存在在縣誌辦公的庫房裡。後來,鄒平縣實行辦公室自動化,縣誌辦公的幾個工作人員花了好幾個月的工夫,將這本家譜都輸入進了電腦。孫淡當時也是一時手癢,加上又要寫那個所謂的宣傳資料,本著資料越多越好的原則,也複製了一份裝進私人電腦。上次被雷劈,這些資料也都跟著鑽進了他的腦子,變成他大腦圖書館的庫藏。
現在一背起來,根本就不用思考,直接點開那個資料夾照本宣科讀下去就是了。
一個人如果連自己的家譜都能倒背如流,難道還不能證明他的身份嗎?在其中,孫淡以前閱讀這本孫氏家譜的時候,無意中發現,在宣德年間,孫家分出去了三四支。古時候的大家族人丁興旺,動則上千上萬戶,旁系親戚更是盤根錯節,時間一長就變成一團亂麻,真理起來,一時也說不清楚。
而孫淡父親這一支就是從那個時候分出去的,孫淡在背這份家譜的時候動了一個小手腳,在其中分出去的地方地方補充幾條,把自己的祖父、父親的名字也添了上去,算是把家譜中中斷的部分給續上了。
剛開始背誦的時候,孫中還面色如常。畢竟,孫家是海內望族,家中的幾大名人也是聲震寰宇,路人皆知,知道他們的名諱生卒也不希奇。可越聽下去,他心中越是驚訝。孫淡所背誦的家譜同書上幾乎一模一樣,甚至連旁系的旁系也所得分毫不差。
這已經不能用瞎蒙來解釋了,如果不是真正的孫家人,不可能知道這麼多先人的名字。
即便是孫家直系子弟,只怕也背不了幾句。
再說了,那麼多名號,除非此人事先看過家譜然後囫圇吞棗地背了下來。可是,這份家譜平日都收藏極嚴,一般人根本無緣得見。
那麼,只能有一種解釋,這個孫淡的的確確是正宗的孫家子弟。
可是,就這麼承認孫淡是孫家的子弟未免有些荒唐。
孫中等孫淡背完這三大本家譜,又從中抽了幾條生僻的,反覆詢問。
他哪裡知道,孫淡根本就是一個人形電腦,活動的儲存器,無論他怎麼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