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個錘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9章 鋼鐵廠,抗戰之鋼鐵風暴,搞個錘子,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剛好碰上中原大戰,兵工廠的生產給其他75mm,口徑稍小,移動靈活的火炮佔滿,進口過來的元件,炮鋼一時間也沒來得及生產。來甘肅之後,卑職將這些東西都整理出來,利用現有的材料,可生產北祿式105mm榴彈炮59門。明治105mm加儂炮22門。明治三八式150mm榴彈炮27門。北祿式105mm加儂炮17門。(感謝書友屢敗屢戰提供的資料,資料上略有出入,諒解)”陳靖國如數家珍的將這些資料包給姜立聽,本來準備過幾天給姜立彙報工作時將這些事提一下的,沒想到在天水這邊就直接碰到了前來巡視的姜立,就順帶著說了出來。
“嗯,這些火炮儘快都組裝出來,我需要這些大傢伙。”姜立聽得眼睛一眯,據江文浩發過來的電報,混成四旅在上海之所以打得那麼艱難,便是由於日軍的重炮在炮戰中大戰上風,無論是壓制混成四旅的炮兵團,還是進攻步兵都是鎮軍利器。相對而言,重炮的威懾力不是普通的75mm炮可比的,此時姜立也不得不再次感嘆以前東北家底的豐厚,張學良也是個用錢大手大腳的人,買那麼多半成品回來,又沒能來得及及時生產,幸好從日本人手裡搶過來了。看來歷史上的關東軍能迅速崛起成為日軍體系中一個龐然大物不是沒有原因的。
“對了,天水這邊的冶銅廠什麼時候能生產出銅材來?”姜立看向今天的正主於仲剛說道。天水這邊除了鐵礦,還有一些有色金屬礦藏也被勘測出來了,其中就有一個規模適中的銅礦,算是解決了後面的電線,一些機床零件,電器元組的原料問題,當然,最大頭還是作為此時戰爭消耗的子彈。
“銅礦那邊的開採還在天水就地徵集一些民工,暫時解決了用工問題,下個月就可以生產出第一批銅材,不過由於開採的手段比較原始,礦石的產量一時間也提升不上去,銅材的生產受其影響,除非找到更方便開採的銅礦,否則暫時產量難以提升上來。”
於仲剛說著,略微有些擔心地看了姜立一眼,唯恐姜立惱怒,不過這確實是眼下遇到的困難,他又不能不說。否則只說樂觀的一面,到時候產量不足再怪到他頭上來,他拿什麼去跟姜立交差?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暫時先把鋼鐵廠這邊的工作做起來,銅礦開採這邊需要些什麼裝置,需要多少錢,你做個報告給我。回蘭州了我再想想辦法,儘量擠些資金出來把機械買回來。”
姜立摸了摸腦門,他手上的資金跟民國其他任何一省,甚至對南京來說也絕不算少,但甘肅之前的工業基礎可以說是一片空白,交通基礎也比空白強不了多少。幾乎從零開始建設,光是投在工廠復建上的費用就高達數千萬,還要擴軍,陣亡將士撫卹等等。手裡的那些錢不知不覺間就給花得七七八八了。(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