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個錘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5章 鐵路,化肥廠,抗戰之鋼鐵風暴,搞個錘子,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誼。”
姜立熱情地站起來跟眼前的威茨恩裡握手。就在邵力子主持西北鐵路建設競標大會的同時,姜立跟來自德國的威蔣恩裡關於購買裝置在天水建立大型化肥與化學農藥廠各一的談判也順利完成。跟之前的談判差不多,德國在價格上所作的讓步並不多,不過卻在人才輸入上作了比較大的讓步,這次指導民國化肥與農藥工廠建設工作的技術團隊裡面,就破天荒的包括一名拿過柏林大學相關專業博士學位者一人,碩士學位者兩人。其中有兩名是猶太人。
“幫助西北建立相對完善的農業體系,讓那些食不裹腹的貧民不至於因為飢餓而倒下,這也是我們公司很樂意去做的,我們公司也很樂意跟將軍閣下這樣的人合作。”
完成了一筆金額超過四百萬美元的大單,威茨恩裡心裡也鬆了口氣,這次回去,公司的那些守舊刻板的老古董們恐怕都會眼睛掉了一地吧。在哪再貧困的地方也不缺有錢的人,而姜立整頓西北農業的雄心是他第一次見到的,可以預見的,未來西北在農業上的投資絕不會止步於眼前,後面還有相當可以合作的空間。
“預祝以後的合作也會一如既往的愉快。”姜立笑著點頭。
甘肅,青海,西寧雖然地處內陸,只要手裡有一支不算太差的軍隊,日軍都難以打進來。但這幾個地方的人口相對來說還是少了一些。西北長期以來是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務工的人手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都會有一定的缺口。只能依整大量從外省逃過來的難民,災民。未來修建一座水電站就要耗用幾十萬的人力,一條通往新疆的鐵路也同樣動則是一二十萬人。在甘肅發現的一些礦藏大多也是交通不便的地方,往往一個大型的煤礦點也需要上萬,甚至幾萬人。(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