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個錘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11章 南京的條件,抗戰之鋼鐵風暴,搞個錘子,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嗯,跟南京有爭議的地方暫時擱置,一切以抗戰為大前提。滇緬公路與滇緬鐵路的事,宜早不宜遲,既然龍雲那邊也同意了,這件事就更好辦了。”
姜立點頭,歷史上的滇緬公路雖然修成,但作用更大的滇緬鐵路卻在最後的種種變故中難產。這次西北下死力氣修建滇緬鐵路的目的可不僅僅只在於抗戰,在抗戰勝利後就直接扔到一邊。也許在抗戰勝利後,滇緬公路的作用會逐步降低,但鐵路卻能成為民國影響力直接輻射到東南亞一帶的有力輸出線路。民國當初耗用了幾十萬的人力,在抗戰政府徵調了大量青壯勞力的情況下,修築這條公路的是幾十萬老弱婦孺,在機械化幾乎是一片空白的情況下,遇山開山,遇水架橋。這條道路上並不僅僅沾染了她們的汗水,同樣還有鮮血。而超過三十萬人力修建的滇緬鐵路最後卻是白忙了一場,這一世,姜立決不允許同樣的情況再次出現。利用與日軍對戰的幾年時間,西北的軍工體系成長起來之後,抗戰勝利之後的民國也絕不是弱得可以任人欺凌。
“好,這件事我儘快讓專人負責起來,爭取不耽誤司令的大事,這老毛子,以為咱們只有他們一個渠道可以從外界拿到資源,要是這條路修起來了,也不用吊死在他們一根樹上了。”提到老毛子的拖沓,邵力子也有些不高興地說道。那麼多物資都堆在海參威,畢竟西北是花了錢的,但卻如同廢銅爛鐵的堆在海參威,無法對西北的抗戰大業有任何實質性的幫助,反而錢花了大把,邵力子自然心裡不高興。
“好了。海參威的那批物資我已經託人去想辦法了,到時候問題會解決部分。不過你說得倒是沒錯,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眼下咱們靠老毛子資助的地方還不少,暫時受點窩囊氣也不是什麼大事。歸根到底。還是咱們現在生產的機械數量太少了。”
姜立擺了擺手,在斯大林那位紅色暴君的的統治之下,一旦確立了政策,行動會非常高效,但有些不是太提得上臺面的東西,便拖沓得讓人難以想象。不過工業母機,精密儀器這玩意不是說想提高生產就能提高起來的,高階工程師的培養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現在西北的各家工廠裡面。一個大師傅要帶十幾個徒弟,一個普通的技工也要帶幾個生手,所有的人幾乎都是在滿負荷運轉,若非是在這種國戰期間,所有人都爆發出高度的責任感,在平時,這根本是一件難以想象的事。
“司令,南京那邊要求派飛機過去的事如何處理?”于學忠說道。張家兩代人對於東北軍的影響力確實不小,這次應該是南京那方面有意放出來的訊息。東北軍的一些將領也收到了訊息,為此,于學忠專程從西安趕到蘭州,畢竟讓南京那邊鬆口的機會著實難得。
“飛機的數量連北方戰線的數量都不充足,南京那邊倒是獅子大開口,一下子就要一百幾十架飛機。要是從西北拉走一百幾十架飛機,咱們的戰線如何維持?”作為西北空軍參謀部的副參謀長陳鴻陸首先反對地道。以此時西北飛機的產量,按照現在戰爭的消耗速度,滿足自身的需要仍舊猶有不足,畢竟沒有誰會在這個節骨眼上嫌自己的戰機多。更何況南京一下子就要拉走西北十二個飛行中隊。幾乎一下子就想要走西北空軍三分之一的力量。陳鴻陸說什麼也是不會同意的。
“姜司令,我也知道這樣的要求有些強人所難,而且西北與南京的談判中間也不是一兩天就能達成,不過難得南京提出了要求,現在救出漢卿的事情已經有了轉機,也由不得我們不心急。”于鳳至歉意地向姜立道。
“直接從西北空軍裡面拉走十二個航空中隊,可能會導致北面戰局的失控,這點我也是沒辦法同意的,這次為了讓南京在少帥的問題上讓步,西北暗中許給劉湘的條件幾乎是一個集團軍的裝備。但最為重要的是這些裝備還動搖不到西北軍的根本,所以在這點上,南京規定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