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個錘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49章 傷亡比例,抗戰之鋼鐵風暴,搞個錘子,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至於,蔣委員長雖然毛病一大堆,但跟那個姓汪的還是有本質區別的。扇一巴掌,到時候再給南京一點甜頭就是了。現在淞滬敗局已經很明顯了,淞滬一下,南京勢必失守。蔣委員長還需要我幫他穩住北面局勢,同時讓他在武漢站穩腳。”
姜立淡然道。此時姜立也是趁蔣委員長陣腳大亂的時候下手,另外他作為北方行營副主任,強行要處置一個敗軍之將,也是說得過去的。畢竟相對於西北軍,甚至29軍,41軍的戰績,劉峙一個集團軍被日軍大半個師團在幾日之間便擊潰,治一個敗軍之罪,也是說得過去的,河南未來的戰局豈能交給一個這樣的人。
而此時的南京忙著籌備徐州會戰,還有武漢防禦,根本無力與日軍在河南爭鋒。而一旦西北得到河南之後,也將得到河南充裕的人口資源,雖然比不上四川,但河南的三千多萬人口,再加上大量從戰區逃難到河南的難民,比起此時整個西北的人口總數還要多了。姜立並不想用歷史上的人海戰術來擋住日軍的前進步伐。整個抗戰期間,日軍死在國*軍與紅軍手裡計程車兵人數加起來也不過五十萬上下,而民國卻付出了三千五百餘萬人的慘重傷亡。這種交換比例是姜立絕對無法接受的。
至少現在儘快將河南囊括在西北的治下,西北能更為有效的利用河南的人力物力。將西北軍與日軍的交換比例控制在一個相對合理的範圍內,只要西北的飛機與坦克產能逐漸拉昇起來,哪怕日軍的工業規模爆發出更大的能量。姜立只要將傷亡比例控制在不超過三比一的交換下。便能算是一種巨大的成功。
而之前的平津會戰。眼下的石保會戰。姜立拿出了自己手裡的拳頭部隊。趙鐵樹,劉佔雄,劉震東,李春潤都是能打的將領,打出了超水平的戰績。西北本部兵馬的傷亡因為在廊坊動用的是最為精銳的機械化旅,其後這次圍殲戰也讓日軍陣亡了相當的數量。
刨去29軍41軍,東北軍的損失,西北軍的本部兵馬實際上比日軍陣亡的人數還要少一些。當然這樣的交換比例不可能一直持續下去。畢竟雙方積攢的基礎不一樣,日軍的底子也不止這一點,但西北最為雄厚的底子都在現在的幾十萬西北軍身上了,是這些年搶時間訓練出來的精銳。
後面雖然準備了一些預備兵員,但素質跟這些積年老兵比起來,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也就是說這批老兵消耗一部分後,後面補充上來的新兵會拉低整個部隊的戰力。導致與日軍的對戰中,西北軍的損失也會直線上升,一部分人會在戰鬥中成長起來,但更多的人也會在戰鬥中死去。這個過程持續的時間將會很長。不過姜立有一定的心理準備,而且西北軍傷亡拉高的時間雖長。但並不會一直持續下去,等西北的軍工體系再度增長,透過提高軍備,還有訓練,大量的老兵在戰鬥中成長,雙方的傷亡比會再度趨於持平,若是武器的質量,特別是飛行器的提升能讓西北軍佔據致空權的話,也許傷亡比例能更快的恢復到讓姜立滿意的比例。
不過這場戰爭是由雙方的工業規模決定的,不能指望一下子就能有莫大的改觀。所謂英雄所見略同,陝北的那幾位與西北參謀總部提出的先竭盡所能,不惜一切代價拖住日軍的前進步伐,然後用優勢的兵力不斷消耗掉日軍的精銳老兵,消耗掉日軍的戰爭潛力。日本的底子相對民國而言確實雄厚,但同樣經不起消耗,只要來掉四十幾萬日軍,後面的戰爭就會有極大的改觀。
而此時單靠西北的人口,哪怕獲得了川北的支配權,但相對此時西北蓬勃發展的工業,路礦業,以西北的土地,人口遠算不上籌密。之前整合陝西的一千多萬人讓西北上了一個臺階,將河南納入控制之下後,西北才是真正的如虎添翼。四川那邊終究還是川軍的天下,姜立也只能間接的使手段,與直接控制完全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丁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