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個錘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34章 中原野戰軍團,抗戰之鋼鐵風暴,搞個錘子,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問題是現在一下子冒出來3個集團軍,趙鐵樹那邊也就罷了,現在王鐵漢的第6集團軍實力比咱們第3集團軍還要強出一截,後面指揮上又怎麼調配,總不能各打各?”王一山又忍不住說道。
“西北總參謀部那邊正在商議將已經規劃好的幾個集團軍組編成中原野戰軍團。後面商震的32軍,宋哲元的29軍,還有孫殿英的41軍,龐炳勳的40軍,都會陸續整編進中原野戰軍團的三個集團軍裡面。不出意外,以後的中原會戰,可能還會再新增一些部隊進來,不過基本上的框架就是這個樣子了。”
楊虎城作為西北軍此時的巨頭之一,自然也就知道得比王一山與孫蔚如兩人多一些,對於這兩個心腹,楊虎城也沒有太多隱瞞的,王鐵漢的第6集團軍此時一部已經抵達潼關,孫蔚如等人知道也只是遲早的事。
“聽說南京那邊可是有意給29軍一個集團軍的編制,宋哲元他們能甘心受咱們西北的轄制?”
雖然對於姜立有些不滿,但被編入西北集團之後,陝軍確實得到了不少的好處,雖說由於戰時士兵的薪俸暫時還沒有上漲,但相比以前,跟馮玉祥的老西北軍打,跟湘軍打。所部士兵全憑著一雙大腳板趕路。
此時他們的集團軍不僅配備了大量的馱馬,曳馬,還有運輸卡車,這次除了配備給王鐵漢集團軍的一個汽車運輸旅,另外也給第3集團軍追加了一個輜重運輸旅。雖然說以此時集團軍的運力,還有河南。河北的交通條件。離了鐵路之外。士兵們仍然主要靠著一雙腳板趕到戰場,但相比以前那些糧食,武器,彈藥,醫藥基本上都靠著士兵一根扁擔與兩個蘿筐,戰事激烈的時候,這種軍需品也消耗得越多。
特別是民國的軍隊在與日軍的對抗擋中,通常兵力要是日軍的好幾倍才能扛得住日軍的打擊。這對於運輸條件更加落後,運力更差的國*軍來說是更為不利的一面,一支軍隊若是沒有拉到足夠的民役,民壯。通常有三分之一計程車兵要忙於這些雜務,而搞這些雜務計程車兵挑一擔走十里幾十裡,還哪有力氣上戰場?
國*軍一場會戰動則需要幾十萬大軍才能依靠陣地勉強抗衡日軍的幾萬,十多萬人。補充物資及時還好,補充不及時的時候,相當一部分士兵還只能吃個半飽,長此以往。以至於得不到足夠食物的國*軍士兵嚴重的缺乏營養,大多數人像排骨一樣。在身體素質與體力上已經落後日軍一截。
數量龐大的軍隊,打了勝仗才好,可偏偏在日軍的飛機大炮,空地一體的打擊之下屢戰屢敗,就是中央軍,戰敗之後撤退也沒有太多的章法,那些拉夫索丁的雜牌又要差一些。而這些軍隊在裹脅了相當一部分失魂落魄的民壯之後,連軍隊都沒了章法,難道還能指望這些民壯撤退有序?潰敗足以醞釀成一場更大的潰敗。
以前楊虎城一直是跟民國其他實力派一樣行軍打仗,也沒覺得有什麼不妥,可是在當上這個集團軍指揮官前後,也得到了西北對於現代化戰爭的一部分資料。對於西北在後勤上下的功夫自然是十分認可的。
像西北軍這樣的部隊,戰力都是用可靠龐大的後勤堆出來的。士兵可以更專業化的應對戰爭,雖然以西北的運力不可能讓士兵們都坐上汽車,但大量的騾馬,還有相當一部分汽車已經能將那些糧食,彈藥用較快的速度運抵戰場,甚至在區域性戰爭十分緊急的情況下,動用這些運輸卡車將超過一個師的部隊用最快的速度投放到既定作戰地點。
無論是王一山與楊虎城都很難想象,像西北軍裝備了大量輕重機槍,迫擊炮,山炮,野炮這樣的部隊,一旦失去了足夠的彈藥補給會陷入如何可怕的窘境。不過一理有了足夠的補充,這樣的軍隊就是一架戰爭機器。
“不願意接受整編?難道要南下去接受南京的指揮?雖然西北行事霸道了一點,但好歹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