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個錘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5章 長城抗戰14,抗戰之鋼鐵風暴,搞個錘子,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將王以哲的67軍撤下來增防灤西!”張學良面色鐵青地下了這樣一道命令。

在場的眾北平軍分會成員默不作聲,增防灤西不過是給東北軍臉上抹金,丟了東北,丟了錦州。在山海關小戰一場,也丟了。日軍進攻熱河,這一仗張學良是想打的,但事情出忽他的意料,已經失去了老家的東北軍在歷次的退讓下軍心已散,幾十萬軍心並不能像張學良的態度一樣轉變得這麼快,建設容易破壞難。張作霖從一介草民打造出東北軍的地盤花了二十餘年的時間,而毀掉東北軍前前後後加起來也不過一年而已。

熱河丟了,動用的還不是張學良的嫡系,但這次連王以哲帶去的幾個師在日軍的初次進攻下便全線告急。從熱河到現在不管是挑大樑的孫殿英41軍,宋哲元的29軍這種雜牌,還是從南方剿*共戰場上匆匆調下來的關麟徵,黃傑等部表現比起東北軍都要強了不止一個層次。就連那些打游擊的抗日義勇軍都要表現得遠比東北軍強。以至於現在長城抗戰各個防線北平軍分會都對東北軍棄之不用。至於15路軍調過來的王鐵漢暫一軍那就更不用比了。

從以前的一方豪強,僅次於南京的力量,到現在打仗成為連雜牌都要嫌棄的軍隊,東北軍上下能掛得住臉的恐怕沒幾個。張學良無疑算是好面子的人,只是眼下東北軍戰力低下的病已經積重難返,包括他在內都沒什麼好的辦法,只能讓其他軍隊頂在長城一線。

熱河的徹底丟失導致國內輿論大譁,原本此時的張學良在這些壓力下應該下野,但由於15路軍異軍突起。南京方面擔心張學良下野後,跟東北軍淵緣深厚的15路軍會趁機大肆拉攏東北軍舊部趁機壯大並將勢力擴充到河北一帶。

於是丟失熱河的責任毫無疑問落在了湯玉麟的身上,事實上給湯玉麟降再多的罪那也是值得的,15路軍,晉軍都在調集卡車運輸軍需物資。彈藥的時候,湯玉麟卻攔截了兩百多輛卡車用來拉湯家在熱河搜刮來的民脂民膏一路撤到長城以內。於是乎湯玉麟的第4軍團以及原來的熱河軍全部都被撤銷了番號,至於那些潰逃過來計程車兵則就近被一些與日軍作戰的隊伍給收編。湯玉麟也不得不帶著自己剩下的財貨一路躲進了租界,從此退出了民國的軍政兩界。

在古北口一帶。王以哲在日軍的進攻下失利之後最先頂上來的是關麟徵的25師。在大部隊人還穿著草鞋,條件遠遜於此時東北軍的情況下,關麟徵立即指揮73師急行軍堵住了王以哲留下的缺口,佔領古北口鎮南的東西兩側高地。第75旅集結在黃道甸附近。

次日下午,日軍以一部兵力在炮火掩護下對25師正面進行試探性進攻。數小時後撤退。試探出虛實的日軍第二日突然集結主力猛攻25師右翼,防禦該地的73旅145團因為孤立突出被日軍迅速的截斷與古北口主力之間的聯絡。關麟徵立即指揮75旅馳援,日軍也沒料到關麟徵的反擊會來得這麼快這麼果決,與關麟徵部激戰數小時後,兩軍進入短兵相接的地步,關麟徵親赴低一線指揮,因為戰事太過激烈,團長王潤波犧牲,關麟徵受傷但堅持到將日軍擊退之後才被警衛員抬下去,戰鬥交給73旅旅長杜聿明代為指揮。

第二天日軍再度猛攻。145團力戰不支,幾乎傷亡殆盡,師屬各部與師指揮所之間聯絡為之中斷,形成各自為戰的狀態,守軍各部不支,紛紛潰退,北古口失守。25師各部退到南天門左右高地之線。

“站住!”何奇峰帶著一個排計程車兵攔住從喜峰口外面潰退下來的上百人。

“老子是53軍119師的,現在奉命撤退,要退到喜峰口以內去,你們為什麼攔住….”

“啪!”沒等對方說完。便是一記響亮的火光。

“你是哪個部隊的?憑什麼打人?老…我的軍銜是上尉,擅自毆打上官,今天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猿球崛起

濤起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