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個錘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37章 兩廣,抗戰之鋼鐵風暴,搞個錘子,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德國的需求在變,咱們滿足不了德國的需求,德國自然就另外再找合作伙伴。也不用太過操心,咱們現在該有的基本上也不缺了,炮,飛機,坦克不都能自造了嗎,缺的只是規模。就算德國人離開咱們自己雖然慢點,但也能單幹了。自從咱們把新疆納入自己的治下之後,與蘇聯就生了些嫌隙。”姜立擺手說道。

“說得倒也是,咱們現在不比以前,能自己產產炮,什麼都可以自己生產,不用像以前一樣四處都要求著洋鬼子了,只要手裡有傢伙,少了德國人,一樣能把日軍幹趴下。”馬占山點頭認同地說道,“雖然卑職也不贊同對陝北的中央紅軍動手,但這跟司令的決策有什麼關聯?”

“西北的崛起已經引起蘇聯一定的忌憚,若是不能透過中央紅軍的關係,恐怕難以消除他們的戒備。蘇聯不會樂意看到眼皮子底下崛起一個跟自己形勢完全不同的政權。一旦跟日軍開戰,咱們從東面的外援徹底斷絕,連一個可靠的盟友都沒有,這個時候除了蘇聯,誰還能搭咱們一把?我不需要蘇聯直接派兵幫我打日本人,只要他們拖住關東軍主力就可以了。自從民國二十一年佔領東北之後,幾年的時間裡已經足夠日軍整合東北的資源,鞍山,本溪礦區的重建工作已經陸續完成,得到這些資源的關東軍也在急速膨脹。擴軍速度甚至要超過了我們。東北的資源對於日本至關重要,若沒有蘇聯從旁牽制,我們要面對的日軍精銳至少要多幾十萬人。從這一方面講,後面我們也要跟蘇聯的關係更進一步。”

“那倒是,老東北的底子還是很厚的,當初咱們東北軍能一直屹立民國不倒,便是因為東北資源豐富,養得起人,哪像現在的西北。要不是司令經營有道,換一個人15路軍只怕早就垮掉了。以日本人的本事。得到東西,幾年的時間,足夠拉扯起一支幾十萬的大軍了。”馮佔海等人聞言紛紛點頭,雖然這幾年15路軍擴軍的幅度頗大。但一想到要多面對幾十萬的精銳日軍,仍然是件讓人頭皮發麻的事。

“咱們當初能撤到新疆也是有蘇聯人的幫助,不過既然司令有心藉助蘇聯人的勢,又為何屯積重兵於迪化,塔城一帶?”李杜有些不解地道。

“有備無患。後年蘭州到迪化的鐵路就接通了,若是因為咱們崛起得太快受到蘇聯人的猜忌,有鐵路之後從新疆打過來可是一片坦途。德國的例子很清楚地告訴我們,國與國之間只有永遠的利益,沒有永遠的朋友,在這個戰爭年代尤其如此。蘇聯人在外蒙的問題上一直不清不楚,可未必願意讓咱們順利把外蒙收回來。可別忘了咱們東北軍跟老毛子在中東路打的一仗。蘇聯忌憚日本人,但也未必願意放棄在華的非法利益。”姜立冷笑一聲說道。

“司令說得是,這些老毛子居心叵測,不得不防。”在場的人都是東北軍出身。對於當年中東路的慘敗記憶猶新。

雖然此時在陝北的紅軍跟15路軍比起來還顯得十分的孱弱,但在姜立眼裡一是可以藉著陝北建立與蘇聯之間的合作關係。另外姜立也需要陝北紅軍的那種動員體質。雖然白銀法案所獲得的大筆利潤,青黴素,萬艾可,磺**這幾年輸送給西北的利潤同樣高達上億美元,此時一年仍然有超過四千萬美元的暴利。但這些資金的輸入也改變不了西北先天不足的事實,人口衡少,資源算不得有多豐富。一旦與日本的全面戰爭爆發,姜立需要陝北紅軍的那種動員體制。蘇聯雖然是貪婪的北極熊,但不可否認其第一與第二個五年計劃所取得的驚人成就。這種動員體制雖然存在種種弊端。但相對儘早的結束抗戰而言,弊端也是可以彌補的。西北,整個中華都需要儘快地結束這場該死的戰爭,至少在蘇聯擊敗德國人之前。否則一旦蘇聯調過頭來,民國在外蒙,在遠東以前存在領土爭議的地方將存在著先天上的弱勢。蘇聯龐大的鋼鐵洪流是讓任何人望而生畏的力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猿球崛起

濤起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