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個錘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35章 人才引進,抗戰之鋼鐵風暴,搞個錘子,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截至目前為止,登記完備的德籍博士6人,碩士11人,大學教授,教師合計63人,具有中學,職業技校教師職稱的人269人。具有工程師職稱的57人,各類職業技師,技工合計6058人……”

邵力子一副喜慶的語氣向姜立讀著登記上來的報告。自從大量的資金源源不斷地湧入西北,各行各業大量的機械器材,但一條蛇吞不進一頭大象。西北的軟實力並不具備消化這些機械的胃口。同行業各個實業工廠之間往往因為爭奪從海外留洋回來的技師,技工鬧得不可開交,不少有門路的工廠去武漢,甚至上海這麼偏遠的地方去挖人。但這些技術人才仍然遠遠滿足不了需要。若不是這次德國大規模排擠猶太人,使得這些猶太人無家可歸,姜立有如神來之筆的挖人從德國挖過來。他跟藏式毅縱然有一身本領也無計可施。這個時候邵力子也分外的佩服姜立,到底是領導者,之前他跟藏式毅各方面打招呼也就從上海,天津,北京這些地方把人挖過來。但姜立卻從地球的另外一邊一下子挖過來了這麼多洋技師。解了西北燃眉之急。否則就算資金投下來,效果也必然要大打折扣。西北與德國人的合作已經有些時日了,此時西北各行業都可以看到德國人的身影,邵力子作為西北有數的高層之一,更能瞭解到這些嚴謹的德國人在西北工業中所發揮的作用。所以現在不管是邵力子,還是藏式毅這些人都對這動則上萬的德籍猶太人高看一眼。因為西北的重工業機械大多數都是從德國採買過來的,所以這些人只要從事過這些行業,操作起來並不存在多少困難。

“嗯,很好,儘量安置這些人在西北安家落戶。雖然現在糧食緊缺,但也要擠出錢糧來養活這些人,為西北的工業添磚加瓦!”姜立點頭道。

“司令放心,這些人在德國的財產已經被洗劫一空,萬里迢迢來到西北有了個安身立所的地方,可以保持全家不餓。還能有份體面的工作。除了西北誰能如此慷慨地提供給他們這些?只要他們穩定下來,以後便是西北工業中不可缺少的一環了。”邵力子說道。

“關鍵還是要培養本土的人才,猶太人的作用大,以後擁有的話語權也大,西北可以容忍猶太人的融入,但上層的資源還得自己人把持才是。”姜立說出心裡擔心的問題,這些猶太人過早地在金融各個製造領域發揮出至關重要的作用並不符合西北的整體利益。當然,如果過個兩三代,這些人的子孫在民國出生。完全融入民國之後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司令放心,西北銀行對於本土企業的培養是放在第一位的,這些猶太人暫時還無法進入到西北的政治軍事中心,西北現在也在加大各地學校建設,還有職業技校的投入,相信民國本土人會很快成長起來的。”聽到姜立的提醒邵力子會心一笑,比起姜立這個現代人,他這個民族主義者同樣也有著或多或少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想法。姜立有這樣的擔心正合他意。

“德國人新近要設計的坦克原計劃在15噸左右。但原來的方案被推翻了幾次,重量不斷上漲。現在那邊又提出要造重量約22噸的坦克,之前的坦克重量已經超過了民國現有橋樑的大多數承重,再往上漲幾噸恐怕就算造出來,也難以順利開到戰場。”跟邵力子的談話一結束,朱群與姜勝便吵到了姜立的辦公室。

“司令,但德國對於坦克的研究確實遠在我方之上。若是錯過這個機會,單憑西北自己的研發實力,恐怕不久便會被列強甩在後面一截。西北暫時裝備不起太多的坦克,但若是在質量上也遜色敵軍太多,到時候豈能在戰場上提供足夠的掩護?”姜勝怒聲斥道。

“怎麼。田見龍不來,支使你們兩個,以為我現在閒得慌嗎?”姜立板著一張臉道。

“司,司令,是這樣的,田師長認為製造重型坦克成本太高,而且對日軍有大炮打蚊子之嫌,特地派我們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猿球崛起

濤起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