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個錘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55章 方案,抗戰之鋼鐵風暴,搞個錘子,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既然蔣委員長同意了統一抗戰的主張,之前跟南京的恩恩怨怨也要撇到一邊了,我跟姜司令討論過了,一致認為後面統一抗戰重於一切,任何想破壞這條陣線的都將是民國的敵人,也是西北的敵人。這次西北軍奔赴潼關,隨時準備對日作戰。”末了楊虎城看著陳誠等人又說了一句,“現在日軍佔我民國山河,哪怕是日軍不發難,民國也斷然不能坐視日軍坐擁東北,隨時南侵之局面!日軍不退出華北,東北,中日一戰,在所難免!”
“若是西北軍矢志抗日,我東北軍也當鼎力相助,爭取將日軍逐出東北!”于學忠束手說道,二十餘萬東北軍顛沛流離,飽嘗失家之苦,張學良更是數次向蔣委員長哭諫,要帶東北軍打回老家去,數十萬東北軍思鄉心切,不惜兵諫扣押蔣委員長,此時若是姜立能站出來,東北軍自然也再無退縮之理。
“只要是抗日的力量,西北軍都隨時歡迎!”楊虎城聞言一笑,相比起張學良,楊虎城對於于學忠這位干將更加高看一眼。想必以姜立在國內的聲望,比起南京對東北軍更加有吸引力一點
“娘希匹,姜立,又是這個姜立!”回到南京的委員長大發雷霆,剛才將鼓動藍衣社力主武力鎮壓西北的賀衷寒給臭罵了一頓,又解除了錢大均的職務,若不是看在他捱了一槍的份上,說不得要給他一個好看,趁著他在西安被捕,馬上就跳出來要武力鎮壓,難道想他蔣某人死在亂軍中不成?張學良剛護送他才到洛陽,蔣便立即將他扣押起來。原以為馮欽哉那邊反出十七路軍楊虎城只能束手就擒,沒想到姜立的西北軍竟然橫空殺出,還在西安搞出這麼大的動靜。擺明了是力挺楊虎城,而出現在報紙上的大幅頭條更能讓人感受到這支鋼鐵雄師的殺氣騰騰。也讓蔣在內心有一絲畏懼。南京尚且沒有如此得力的武裝!
“依你看,現在要不要放了張學良?”蔣看向沒落後他多久的陳誠。
“委座,東北軍馬上便要四分五裂,現在把張學良放回去。這個危機馬上就要消除掉了,況且張學良為了抗戰連委員長都敢扣,姜立現在大張旗鼓的站出來,放張學良回去,以他的性格。恐怕也不會計較跟姜立的地位誰高誰低,那邊奉承張學良一兩句,恐怕就能得到整個東北軍的傾力協助。”陳誠反對著說道。
“事實上現在東北軍一盤散沙的局面,放不放張學良都無關緊要。”旁邊孔祥熙也說道。哪怕此時放了張學良局面也不會更好,扣舞著局面也不會因此變得更壞。因為放與不放全在蔣的個人決定了。
“那就暫時把他留在南京。”蔣委員長沉著一張臉說道。“這次西北軍公然逼中央表態,現在更是將軍隊佈置到潼關,力保楊虎城,隱隱有與中央分庭抗禮的趨勢,後面若是真的跟日本打起來,西北軍很可能會藉此大肆攻擊中央之政策。這使得中央在輿論上極為被動。幾位可有良策?”
上次下野正是給對手抓到這樣的把柄,雖然他能利用著自己的威信強行實行攘外必先安內的策略,但這並不是沒有人詬病。眼看著日軍先是侵綏未成,後面勢必會有更大的動作,風次風頭都被西北搶了去,長此以往人心就真的往西北去了。而且以此時西北也確實有實力與南京周旋。當初國民軍北伐的時候兵力也並未比北洋軍佔優勢,說到底還是人心所向,一旦在大義上徹底輸給了西北,後面再想挽回大勢就真正的困難了。
“若是西北拿不抗日攻擊中央,應對的辦法只有兩個。投機取巧是不可取的,第一是正面應對西北的質疑,派大軍北上,組織對日戰事。這是給那些置疑中央的最好反擊。但現在南京財政舉步維艱。內部矛盾重重,想要一致談日又談何容易。另外一個辦法則是劃分戰區,讓西北,閻錫山,韓復榘等人負責北方戰事,中央則負責整合南面勢力。北方打得好,也有中央的功勞,打得不好,可以順勢治其敗戰失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