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個錘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53章 西北合併,抗戰之鋼鐵風暴,搞個錘子,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西北事變中憑空多出了比原來歷史上一支強大得多的西北軍,蔣委員長不拿出些乾貨自然是行不通的,畢竟原來的東北軍與楊虎城的17路軍在幾十萬中央軍的威脅下還算是弱勢群體,幾十架中央的飛機在陝西上空可以長趨直入。中央軍隨時可以打進陝西,但由於姜立的介入。原本的軍事優勢不復存在。就算打贏,也必將是另一場規模更甚的中原大戰,動則幾年難以收場,南京委員長的寶座不可能在戰爭中空懸幾年,甚至就算主戰派,也不可能因為他蔣委員長一人挑起一場全國性的內戰,最後的結果不是西北頂不住壓力,而是南京會將他這個委員長拋棄,另外再推選出來一個。他在南京的對頭可不少,以前在南京的時候尚且被兩次逼得宣佈下野,更別提不在的時候。

而一味的堅持攘外必先安內也必然會成為政敵攻擊他的有利工具,原本只同意作出口頭承諾的蔣委員長在宋美齡,戴笠,陳誠這些人的勸說下,終於同意就張楊提出的統一抗戰的主張作出正面回應。

不論如何,蔣委員長作出的回應讓西北鬆了口氣,也讓姜立鬆了口氣,雖然姜立不怕南京的黃埔軍,但姜立不想將有限的力量消耗在這場內戰當中。蔣委員長的服軟在姜的意料之中,按照眼下的程序,只要扣著蔣,群龍無首的南京也只能走到統一抗戰這條線路上來。而此時姜立也開始與陝北的高層接觸,商議西北軍部分人員入黨的問題。同時商議關於西北的戰爭動員計劃,日本自從刺殺了犬養毅等溫和派之後,已經在軍國主義擴張的道路上越走越遠,而西北也在進行著最後的戰爭動員。一切都在按姜立的計劃進行著,不過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

這個變化來自於張學良,張學良在未給東北軍高階將領通氣的情況下,只帶著少數心腹,只留給了楊虎城一道手諭,“弟離陝之際。萬一發生事故,切請諸兄聽從虎城、孝候指揮。此致,何、王、繆、董各軍、各師長。張學良,廿五日!”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我中了張學良的計了!”跑了蔣委員長,楊虎城一時間也慌了神,拍電報不太方便,直接坐飛機從西安飛到了蘭州。此時正坐在姜立面前,有些痛失良機的道,“早知道當日就下手,也要留下蔣這個禍害!張學良真是糊塗透頂,他要實現他的承諾,講他的騎士精神,他以為把蔣弄走了能有什麼好果子吃?”

歷史上張學良是用飛機把蔣弄走的,這次由於西北空軍進駐西安機場,機場管制森嚴,張學良卻想到用調包的方法。把蔣委員長換了出來,一路快馬加鞭的趕往臨潼。再想追趕,已經來不及了。

“小事聰明,大事糊塗,這恐怕是他一生的寫照了。張學良的腦子確實是看演義看壞了!”周總此時也禁不住抱怨了一句,“不過現在不是追究責任的時候,還不知道現在蔣委員長安全逃到河南之後會如何對待西北。另外張學良將東北軍扔在了陝西,也是一個極需要處理的問題。”

“周政委和楊老哥也不要太操心了,我看這個委員長現在沒功夫管西北的問題,這次西安事變。南京一些頭頭腦腦都跳出來了,他得先回去京去穩定局面,收拾那些想要武力鎮壓西北軍的頭頭腦腦。一時間還顧不到咱們。”姜立擺了擺手說道,“所以咱們現在還有一段時間準備。想要南京沒有動武的想法,就要拿出震懾他們的實力,順便也震懾一下東北軍,楊老哥放不放心我把部隊放到西安去?”

“怎麼,姜老弟你還有什麼好東西藏揶著沒有拉出來?”楊虎城開玩笑地說道。

“這幾年司令在西北整軍經馬,自然是有些底蘊的。”姜立還沒說。馮佔海已經從門口走了進來。

“也好,這次我把委員長是得罪狠了,再說現在陝西既有我的17路軍,又有東北軍,還有紅軍,陝西成了個大雜燴,也不多了一個15路軍了。”楊虎城聳了聳肩,他這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猿球崛起

濤起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