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個錘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2章 拒絕調令,抗戰之鋼鐵風暴,搞個錘子,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任命邵力子為陝西省主席,白雲梯為甘肅省主席。南京的胃口還真是不小呢。日軍寇擊山海關,意欲鯨吞熱河在即,南京不思率軍增援東北軍抵抗日寇,對地方的小動作一套接一套。”姜立將中央的電文扔在一邊冷笑著說道,這還不算,繼去年陝西警備師背叛楊虎城在先,今年楊虎城收編不久的陝西警備第一旅王志遠又率兩個團的兵力反出十七路軍逃往四川。

“為了削弱地方勢力,南京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黃顯聲也是一臉憤懣之色,出身東北軍的他對南京自然也沒半分好感。“不過對於南京的這份任命你怎麼看?”

“我的意思是邵主席繼續留在蘭州,只要邵主席不想走,難道南京還能派人來強行把邵主席架走不成?”姜立看向邵力子說道,“我只看邵主席你的意見,你要是想走,我也絕不留難,邵主席還想留在甘肅,南京也不能勉強,站在我個人與甘肅的角度,是極力希望邵主席留下來的。”

“可是南京那方面追究起來該如何是好?”邵力子擔心地問道。

憑心而論,邵力子跟姜立搭夥處理甘肅政務算是比較愉快的,姜立對他這個沒有兵權的省主席也十分尊重。很少插手政務上的事,一年的時間,15路軍四處平亂,將甘肅大大小小的地方勢力清理得差不多了,跟以前政令不出蘭州的局面比起來。現在的甘肅全省還沒哪個地方敢抗拒省政府的威嚴。

陝西已經是楊虎城的地盤。本來楊虎城就兼著陝西省主席的職務。南京陡然撤了楊虎城的兼職讓他去,就算楊虎城再大度,心裡肯定也是有氣的,不可能有甘肅這邊呆得舒坦。別說是陝西,就是沿海南京直接控制的省份,能像姜立這樣支援他的政舉,只怕也難以找到。現在甘肅一片興盛的氣象,邵力子哪裡想走。

“臨陣換將本就是兵家大忌。這省主席地位比一軍之將也不差分毫,不說別的,甘肅去年一年接受的收饑民,難民就不下五十萬人,今年至少要漲到八十萬以上。各地實業工廠的投資也需要處理,現在換了邵主席,南京能保證給我解決這些事情?南京把腦殼一拍,換了人了事,這些政務怎麼辦?日軍攻打山海關,意在熱河。15路軍要出兵抗戰,物資的排程怎麼解決?要是今年南京能拿出妥善安置八十萬災民的實績。能支援15路軍的消耗,甘肅再考慮更換省主席。”姜立向旁邊的副官說道,“用15路軍的名義給南京拍電報,就這麼發。”

“用詞要不要再斟酌一下?”黃顯聲雖然覺得解氣,但還是有些猶豫地道。

“南京現在自己忙著安內,還想影響我們抗日,把我們跟楊虎城的十七路軍攪亂不得安生。我們還要好言相待?”姜立心裡猶自有些不太爽地說道。

“長江水患,北地難民,中原旱災。南京能料理的確實有限得很,安置八十萬災民,吃喝拉撒,一年少說也得兩三千萬元。南京哪裡會來做這個冤大頭,放眼整個民國,也只有司令肯做這種看上去吃力不討好的事。至於支援15路軍的抗戰物資消耗,那更是想也別想了。”邵力子鬆了口氣,不過很快又道,“不過去年一年,大多是忙於從奉天遷過來的實業工廠的重建工作,甘肅雖然政治趨於清平,各地財稅也能押解省庫,但80萬人的吃住,甘肅可支援不住,司令得另外再撈一筆財源才行。”

“嗯,已經有著落了,就算差,也差不了多少。這幾年仗得打,但西北的建設才是最重要的。按眼下的建設進度,80萬人也不過能填補其一部分需要,單是鏡鐵山那邊的鐵礦區開採就要四五萬人,這次的冶礦裝置是從德國採買過來的,鋼鐵廠也要消耗一到兩萬人。另外就是修路,擴軍所需,再一部分屯田。這些人看著挺多的,實際上也能消化得差不多。日子這一兩年會苦點,熬過這兩年就好過了。”

作為採買德國三萬噸槍炮用鋼訂單的延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猿球崛起

濤起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