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個錘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64章 失利,抗戰之鋼鐵風暴,搞個錘子,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過單是在造船的問題上,就需要足夠的人手,如何能保證我們這些人來之後,那些洋人不摞擔子,另外光是造船可不行,還得有人買船。咱們的人過來之後,又如何安置?還有,這地方是洋人的天下,說的也是洋文,就連一些器械,零件的說明全部都是洋文標註,江南造船廠當初聘請了一些洋人技師做教習,雖然也有一部分人會洋文,但解決不了根本問題,你還得專門請幾個人負責處理咱們的日常事務,教會其他人也能說,看洋文。”

吳濟時到底是專業人才,只是決定留下來,立即就提出了幾個即需要處理的問題。

“船的訂單問題你不用擔心,現在開足了馬力進行生產,就怕船廠的產能提不上來,造的船不如洋人的。所以現在工廠裡的洋人技師,技工暫時還不能辭退,該忍的時候還得忍著。等到哪天咱們造出來的船不比洋人的差了,那些洋人,想開誰就開誰。”

胡先生頗為毫氣地說道,此時世界形勢風雲變幻,無論是軍火,醫藥,鋼鐵,還是船舶業,都在戰爭的刺激下進入黃金時代。隨著大量的難民進入西北軍控制的區域,還有戰爭年代的災荒。西北對於糧食的需求不是一時半會能滿足得了的。單是糧食一項上,就足夠滇緬公路那邊忙的。更遑論還有其他的大宗機械與軍火。雖然集團租用了一些船隻,但這個年代,租船的價格也十分高昂的。集團聯合了南洋與北美這邊的華僑正在努力打造一支遠洋運輸船隊,對於船舶的需求是十分巨大的。至少未來幾年內,都足夠工廠開足馬力生產。

聽到胡先生描述的前景,吳濟時雙目也開始變亮起來,如果真如胡先生所說,那麼民國的造船業確實可以暫時寄託在美國這邊發展,等到有朝一日,民國擊敗了日本,再轉回本土。而他們生產出來的船隻,也將繼續為抗戰的大業而奮鬥,這並不失為一條曲線救國之道。

..............

日軍增兵華北,使得魯南地區的國*軍陷入苦戰,而此時在淮北又出現了兩個師團的日軍主力北進。李宗仁開始感到形勢嚴峻。認為舉證北地形開闊,地域廣大,防守困難重得。又考慮到西北軍主力此時為豫北會戰,還有綏遠會戰所牽制,一時間也無力顧及第五戰區。此時第五戰區的形勢已經變得越發困難。

而更為危險的是,李宗仁雖然是第五戰區的直接指揮官,但真正的指揮權,卻是此時的蔣委員長在武漢遙控。蔣認為,日軍自臺兒莊,魯南屢敗,士氣大跌,驚恐萬分。竟然收縮防線,放棄了晉南,江浙的一部分佔領區。僅派一部扼守要點。而調集所有能動用的兵力向隴海路東段靠攏。其總兵力合兩淮,魯豫至多不過15萬。而中央陸續調集至第五戰區的兵力已接近六十萬,四倍於日軍的優勢。而且日軍後方不靖,補給不便。武漢方面錯誤的估計了形勢,過於樂觀。並且直接指揮大量軍隊趕往豫東地區,遮蔽徐州西北側翼。

而此時西北花費了大量的精力救助多達好幾百萬來自四面八方的難民。同時又在搶修鄭州等地的防禦工事。對於中央軍大舉進入豫東,姜立雖然心裡有些不爽,但之前畢竟是強佔的河南大部,有他這個先例,對於蔣委員長的舉動,也不能說有什麼不妥。此時豫北,豫西,豫中,甚至豫南大部都已經在西北軍的直接控制之下。而鄭州這個控扼平漢路的交通樞鈕也在西北軍的控制之下,對於中央軍的舉動,雖然野戰軍團有不少不和諧的聲音,但上頭的姜立沒有吭聲,下面也只有暫時按捺著。

第五戰區迫於壓力,不得對計劃作出調整,不過李宗仁終究是留了一手。只是部隊尚未動員集結完畢,戰場上形勢的變化已經出乎所有人預料。受命防守永城的羅騎95師一部尚未抵達,日軍第13師團就佔領了永城。第9師團攻佔了百狀況。負責第9師團第18旅團隨後佔領南坪集。國*軍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猿球崛起

濤起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