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個錘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61章 通車,抗戰之鋼鐵風暴,搞個錘子,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爭取一下,他們黃埔系的待遇不是好很多嗎,咱們這邊雖然也分三六九等,但還不至於算太明顯。要是打仗打得漂亮,還是有出人頭地的機會的。這個月,我的師裡面,就有六個調到西北那邊的軍校裡面去了,從那邊回爐一遍再出來,差不多就是嫡系了。真要是仗打得漂亮,出路還是有的,西北這邊的門戶之見,沒有南面那麼深。”

左右戰例品是兩部聯合打下來的,他這邊有西北軍的補給,楊森想要獲得南面的物資補充可不是那麼容易。這點許可權他還是有的。

................

啪啪.....

“慶祝滇頃公路正式通車!”

“這條公路,歷時13月,經過二十餘萬人日夜奮鬥,這條長度達到千餘公里,耗時年餘的公路終於成功修成通車。這條公路,跨越了6座大山,5條大型江河,穿過8處懸崖峭壁。為了修成這條公路,我們付出了三千餘人寶貴的生命,這條公路,是二十餘萬民眾汗水與鮮血的結晶。我說這些,並不是在訴苦,更是邀功。我只想代表二十餘萬民眾的心聲,告訴國家,告訴所有在各個戰線奮鬥的民眾,同胞。一切為了抗戰,一切為了民國,哪怕是在大後方,但是為了民族與國家的獨立,為了打倒入侵的強盜,我們奉獻自己的青春,鮮血,乃至生命,我們無怨無悔!”

作為滇緬公路總設計師的李溫平,年僅二十六歲,但卻是運輸工程的博士留洋生。此時的李溫平站在擴音器面前,一身藏青色的中山裝,年紀雖青,但在負責滇緬公路的過程中,卻變得老成。而在李溫平不遠處,則是一道刻滿了名字的巨大豐碑。上面刻滿了密密麻麻的名字。

在李溫平周圍,是雲南的高層。武漢政府,還有西北派過來的一些代表,工程兵,還有修築公路的一些工人代表。

“向誓去的烈士,致敬!”

一道大喝聲中,所有的人彎下了自己的腰,向著那道巨大的豐碑。噗噗.....照相機將這肅穆的一幕永遠的留了下來。

滴滴,刺耳的汽笛聲。

簡單的儀式之後,第一隊汽車就開上了這條用百姓血汗築成的公路。只不過與歷史上不同的是,當初開在這條公路上的汽車要麼是三噸重的雪佛蘭,福特,3.5噸的道奇,又或者是4.5噸的大國際,基本上都是美國所產。而此時開上滇緬公路,卻是以西北所產的蘭峰牌卡車為主。從載重2.5噸,到3.5噸的都有。

歷史總是不以個人意志轉移太多的,雖然姜立儘早的籌劃滇緬公路,但全線通車的時間,比起歷史上通車要多花了五個月的時間,畢竟姜立與蔣委員長對於民國境內的公路修築能說了算,但緬甸境內的公路段,卻需要緬英的配合才成。因此拖沓了五個月的時間。當然早起的鳥兒有蟲吃,相比起歷史上的純土路。還有歷史上基本上由老弱婦孺組成的修路隊伍裡面,此時在姜立的強力推動下,修築這條公路的主力軍換成了在西北有多年修路經驗的施工隊。另外比起歷史上的純手工,西北也投入了數量不菲的修路機械。單論效率上,比起以前高出何止倍許。

因此,比起以前的純土路,現在的滇頃公路不僅在條件允許的地方比起原來要寬出一倍,或者三分之一的同時,而且還是修的水泥路。運力更不是原來的滇緬公路可比的。

“想不到支那人竟然在如此短的時間內便將滇緬公路修成了。而且支那西北其次將四川的公路與滇緬公路連線起來。以後就算是帝國封鎖了支那的東南沿海。也勢必不能阻擋住英美鬼蓄的物資源源不斷地進入支那。”

在為成功通車的人群中,不遠的一處竹樓之上,兩個穿得跟普通漢人無異,但卻是一臉阻沉的傢伙,此時正凝重地看著在公路上暢行的車隊。

“之前西北的通道尚且受制於蘇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