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個錘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73章 九七式,抗戰之鋼鐵風暴,搞個錘子,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須將這個距離提高到五百米,甚至八百米。”
杉山元此時也點頭道,畢竟在他們這些上層的眼裡,坦克兵也是兵,只要能取得勝利,死傷一些也算不得什麼。而且四式,九五式戰車的大油耗,對於大本營高層而言,是十分敏感的。畢竟此時日軍的油料基本上依賴進口。而戰略儲備只有一年多的使用量。而同時,他比起近衛文磨要更加了解戰斧坦克的可怕之處,九七式除了其駕駛效能外,比起九五式坦克最突出的是採用了57mm坦克炮,使得攻擊能力上升了一大截。不過相比起戰斧坦克的龜殼,57mm短管坦克炮仍然有些不足,至少比起此時西北加裝的長管47mm炮威力並不顯得更大。
而相比起九五式輕型坦克,九七式也只是將裝甲厚度提高到了25毫米。比起日軍的心腹大患戰斧式坦克,仍然還有些不夠,九七式仍然要靠近戰斧相當的距離內才能對戰斧的正面裝甲造成威脅。而日軍越過這段距離的時間,已經夠西北軍的坦克打上幾炮了。為了省油,還有產量讓道,防禦可以稍低,但攻擊,卻是有著一定的提升空間的。
人總是會隨著環境改變的,九七式坦克在日軍服役的時候,剛開始也只是採用的37mm戰車炮。但在此時西北軍的壓力下,換裝57mm坦克炮的時間,比起歷史上的程序大為加快。
“現在九七式的產量有多少?”近衛文磨問道。
“現在主要以三菱重工,龜有工廠為主。三菱重工那邊月產11輛,龜有工廠月產7輛。如果適當減少九七,九五式的產量,九七式的產量還能有所提升。”技師如數家珍的報告著各種資料,不管如何,就算仍然還比不上敵軍的戰斧,不過九七式已經是現在日軍最為新銳的武器了,也能一定程度上威脅到對手。
“嗯,必須要加大九七式的生產數量,儘早終究支那西北軍在裝甲部隊上的優勢,重朔大日本帝國皇軍的赫赫威名。”
近衛文磨點頭道,對於近期坦克產量的提升,表示滿意。只是一想到大幅度飆升的坦克產量,要擠佔的鋼鐵,尤其是油料,近衛文磨心裡就一陣抽搐,隨著對華戰事的擴大,尤其是在西北軍的反擊下,日軍派往在華的航空兵,裝甲部隊都在持續擴大。消耗的油料更是急劇提升。在眼下美國那邊並未擴大石油出口量,大本營由於急劇膨脹的軍費開支。遠超歷史上的戰爭消耗,戰損,撫卹。
擠佔了日本大量的資源。甚至動搖到了對於石油儲備的投入。到現在為止,讓日軍高層都極難接受的一個事實是,石油戰略領略的提升不僅沒有出現預期的增長,而且增加的幅度與日本工業,戰爭的增長消耗,是不成正比的。也就是原本可以消耗一年半的戰略儲備。按照眼下的消耗速度,甚至支撐不了這麼長的時間。
只是隨著眼下對華戰爭的擴大,日軍也是騎虎難下,要麼將敵軍徹底打趴下,要麼直接放棄之前得到的在華利益。後者顯然不可能,誰提出這樣的想法,估計要被軍部的那些馬糞直接再來個兵變。而且還要被永遠的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沒人敢拿自己的前途去輕易冒險,而且此時大本營此時也認為在華的戰爭雖有坎坷,但總體程序,還在計劃之內。只要最後擊潰民國*軍隊的抵抗,現在的投入都是值得的。
“除了坦克上,要有極大的加強,帝國在空軍上也需要進一步加快程序,支那西北軍的飛龍戰機的後續改進型,效能提升得非常快,若不是其航程不足,恐怕帝國飛行兵團,在支那所遭受的損失要更大。就是帝國新銳的九七艦戰,在格鬥效能上,也佔不到對方絲毫優勢,甚至還有一定幅度的落後。落後的支那,竟然能相繼研製出這些可怕的武器,若非帝國在輿論上進行了控制,恐怕早就鬧翻天了,就是天皇陛下,對於此事也一直耿耿於懷。”(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