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個錘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76章 結束衝突,抗戰之鋼鐵風暴,搞個錘子,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此時關東軍司令官植田謙吉手裡還是有些底牌的,包括關東軍司令部上下,都極力求戰,雖然派出了不少人到大本營進行遊說,認為至少要發動一次四個師團的進攻,打擊一下日軍,順便收斂一下戰死將士的遺體。但這些要求都被大本營直接拒絕了。

畢竟此時武漢會戰已經進行到了最關鍵的時期,侵華日軍在武漢會戰期間損失相當大,甚至有向徐州會戰看齊的趨勢,而在豫北的作戰也絲毫未見消停,陣亡的將士也直線拔高。在民國東南,戰事也是不斷,此時日軍的戰線已經拉長到數千公里,對於此時的日本來說,與民國作戰的同時,再招惹上蘇聯這樣強勁的對手,無疑是極為不智的。

而此時蘇聯俄歐本土正在準備入侵波蘭,相比遠東,蘇聯大本營更在乎歐洲的局勢,因此對於日本的議和沒有多作刁難,便借頗下驢的同意了。

至此,這場有史以來,蘇日規模最大的軍事衝突,與日軍的落敗而告終。

不過真正的諾門坎戰役,卻遠不是後世傳言的那樣日軍在蘇軍面前慘敗。

而是經過了大清洗之後的蘇軍,戰力極為低下,在絕對優勢的兵力與技術兵種下,硬是打出了傷亡高於日軍的結果。相比起朱可夫得到蘇聯高層的全面支援,而關東軍除了在初期得到了大本營的默許之外,在中後期,一直不得施展手腳,幾個師團的兵力未及投入作戰。被大本營勒令不得擴大戰爭規模。

蘇聯在作戰過程中至少投入了4個師約5.7萬人的作戰兵力,對付日軍一個多師團,單是作戰兵力就是2.5萬日軍的一倍以上。而23師團比起在華作戰的第五,第六這樣的常設師團。充斥著不少新兵。第23師團加配了一定的作戰兵力,達到一個多師團之後,參戰兵力也只有2.5萬人上下。而被喻為鋼軍的第5師團在戰時達到2.8萬人也並不是一件十分出格的事。

火炮數量雖然相差不多,但蘇聯的五百幾十幾大炮裡面,122mm與150mm重炮數量佔了相當一部分。無論是射程,威力,還是數量,都具有壓倒性的優勢。就是蘇聯的76mm野炮,比起日軍的75mm山炮,野炮,都有一定的優勢。

陸續增援,投入的坦克有近500輛,裝甲車也是300多輛,各式飛機500多架。

而相比之下,日軍的坦克,裝甲車只有180多輛,飛機只有300餘架,火炮也只有500多門,其中重炮只有七八十門的日軍。

而負責指揮蘇軍的還是朱可夫這樣在二戰中蘇聯最能打的將領之一。

但就算是朱可夫這樣出色的將領指揮,在初期兵力並不佔太大優勢的情況下,甚至只能靠著幾百輛坦克與裝甲車充當救火隊救場,才能勉力抵擋日軍的攻勢。直到後續蘇軍增援的飛機,更多的裝甲部隊不斷趕到,消耗了數倍於日軍的炮彈,才扳回了局面。

但就是在這樣優勢的情況下,蘇軍的傷亡實際上比起日軍的傷亡還要高一些。除了這些年蘇軍未經歷大型的戰事以外,可以想象大清洗對於蘇軍造成的影響之深遠。幾乎將軍隊大半有經驗和戰鬥力的軍官都清洗了一遍。就算是蘇德戰爭,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德軍對蘇軍都未能造成如此大的戰果,可見內部的損失,有時候不一定比起外在的敵人帶來的更大。

而蘇聯為了維持這樣一場遠距離的戰爭,對於蘇軍的後勤壓力幾乎也到了極限。要說這場戰爭蘇軍取得的勝利,只能說是成功的將反擊的日軍擊退到了哈拉哈河東岸。從軍事的角度上來講,蘇軍並未取得多大的勝利。大清洗後蘇軍戰力相對低下的事實,不僅僅是在諾門坎戰役中體現出來,在隨後入侵芬蘭的戰爭中,蘇軍的弱點再次暴露出來。

可以想象,此時的蘇軍有著這樣的武器裝備,與日軍尚且打得這般慘烈,歷史上的民國戰場上,民國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窮鬼的上下兩千年

非玩家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