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個錘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8章 煤,鹽資源,抗戰之鋼鐵風暴,搞個錘子,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困,地多人少,又大多是荒地,產量不高,但礦藏也不算少。單是賀蘭山那邊的礦藏真要是被開發出來,不比現在甘肅與陝西的稅收差。”

藏式毅呷了呷嘴,有些意猶未盡地道,在姜立的影響下,藏式毅原本有些偏向農耕的思想也發生了些轉變,事實上奉天的礦藏大多也被日本人控制在手裡,極少數的煤礦根本無法與掌管了撫順這些大煤礦的日本人相提並論,自然是競爭不過日本商人的。但在西北,卻沒有這種情況。姜立現在便處於壟斷的地位。只要能將東西拉出來,絕對不比從土裡刨食來得差了。

“嗯,先讓那邊把原礦開採出來,堆在那裡,等黃河解凍了,用船隻拉到石嘴山,銀川,蘭州這些城市。這次搬過來的機械裡面不是有小火輪廠嗎,把這家船廠早點整起來,儘快造船。好在這幾個城市都靠近黃河,用水運也算能解決一部分問題。”姜立一笑道,賀蘭山不僅有煤,還有大量的鹽礦。相對於煤而言,這些鹽不僅是生活必需品,更是化工工業的必需品。只要西北的工業稍加發展,可以毫不誇張的說,這些鹽場一年所能產生的利潤確實要比起現在陝甘數省的財政收入總和還要多。

藏式毅點頭,暫時也只能這麼個笨方法了。乘著黃河沒有封凍的時候儘可能搶運一些在各座城市儲藏起來。

“另外我這裡也有一個好訊息,除了李教授,我又請到了翁文灝,張梓夫幾位搞地質研究的專家,想必速度可以加快不少了,你把李教授從賀蘭山召回來,讓他去一趟陝西的延長油礦,把那邊的石油重新勘測一下,未來石油對西北的工業是重中之重。”既然歷史上的李四光是靠發現石油起家的,相信在這方面的能力一定有所建樹,現在煤礦的來源已經解決,姜立已經派李梓夫,翁文灝去以前記憶的位置尋找鐵礦,等鐵礦也解決燃眉之急後,姜立就沒有那麼急迫了。甘肅的鐵礦資源雖然不豐富,不過現在西北工業規模也不算大,暫時是可以滿足所需的。至於更多的,估計只有新疆,或者是四川了。新疆的鐵礦在後世發現得相對晚一些,但儲量也是非常豐富的,而四川的攀鋼在後世都是有名的,姜立自然不會沒有聽說過。(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窮鬼的上下兩千年

非玩家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