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個錘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6章 蘭州技校,抗戰之鋼鐵風暴,搞個錘子,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鑑於甘肅大學的規模太小,這幾年更是到了舉步維艱的地步,邵力子也就乾脆把甘肅大學這塊地劃給了東北大學,促進兩所大學合併的事,不過從事實上看來,甘肅大學更像是被吞併了。就為這事,鄧春膏找了劉仙洲好多次。
“你們佔了甘肅大學的地也就算了,我們也用不上這麼大的地,但怎麼也得補償我們學校一些經費吧,不是我故意糾纏,甘肅大學現在委實到了難以為繼的地步了。”鄧春膏苦笑著說道。
按理說鄧春膏一個海歸博士去哪裡都是能生活得非常充裕的。但這幾年為了甘肅大學的事奔波,看上去比同齡人要催老幾歲,對於這樣的人,姜立也是十分尊敬的,在這種國難當頭的時候,不止是他們這些戰士,還有無數像鄧春膏這樣的有識之士在為國家,為地方的崛起,發展無怨無悔地貢獻著自己的力量,他們不辭勞苦,甚至放下學者的尊嚴,厚著臉皮去四處去人,籌集經費。這樣的人怎能不尊敬?
“鄧校長,現在甘肅的情況比以前好了很多,隴東,隴西各縣的地方大股軍閥最多明年春都會被清剿或者是收編,一省之財政接濟甘肅大學一年十萬元不算什麼。”姜立想了一下說道。
“這,這多謝姜軍長了,甘肅大學上下對姜軍長的支援無不感激涕零。”鄧春膏呆了一下,沒想到幸福來得這麼突然,這麼快。怕姜立反悔。連忙道謝。
“不過有些話還是要跟鄧校長說的。鄧校長你也清楚。以甘肅大學的規模,稱之為一所大學終究是水份太大了,憑現在的西北經濟,還有生源,暫時也沒條件建兩座大學。甘肅大學就算一年能得到十萬元的經費,但能做的事終究還是太少了,我有個建議,不知鄧校長願不願意接受。”姜立說道。
“姜軍長但說無妨。在下洗耳恭聽。”
“兩所大學合併成一所,這樣問題不就解決了。”姜立說道。
“這?甘肅大學建校近二十年,就這樣撤消掉不是太可惜了。”鄧春膏臉上有些落寞地說道,撤掉甘肅大學的問題他也想過,心裡空落落的,感覺這幾年的努力都付之東流了。
“也不是完全撤除,只是現在蘭州還養不起兩所大學。但不代表以後不成,驅逐日本人之後,東北大學就要重回奉天,這個時候估計十年左右可以實現。屆時現在的校舍就可以留下來做為甘肅大學未來的校址。”姜立說道。
“十年!”鄧春膏苦笑著搖頭。這麼長的時間已經足以讓一家連普通中小,高小都比不上的大學銷聲匿跡了。
“另外還有一個折衷的辦法。雖然沒辦法同時創辦兩所大學,但我決定在蘭州重建東北大學的同時,另外再建立一所技校,每年的投資亦足有數十萬元,用其命名為蘭州工業技術學院,以後若是創辦成功,也可升格為蘭州工業大學,鄧校長也可以考慮將現在的甘肅大學與蘭州技術學院合併,總比現在有名無實來得實在。”姜立又提了個建議道。
“什麼,姜軍長還要再建一所技校?”藏式毅,鄧春膏,楊思等人同時驚聲說道。
“嗯,建技校的事勢在必行,除了從奉天帶過來的機械外,我還從洋人手裡採買了大量的機械。不辦技校,在甘肅這地方可沒辦法招到足夠的技師,技工。”姜立心裡嘆了口氣,這個年代就算是有錢,工業也不是說搞就能搞得起來的,至少用同樣的機械,一個德國技師跟一個民國普通的工人所弄出來的傢伙就完全是兩個概念。
“好,好,就跟姜軍長創辦的技校合併,叫做蘭州技術學院。”鄧春膏頓時眉飛色舞,一連說了幾個好字。
“同時在蘭州重建東北大學,建立蘭州技術學院,不說是在甘肅,就是放眼整個民國,也是教育界的一大盛事,姜軍長能來蘭州,還真是甘肅近千萬百姓的福氣。”楊思在後面恭維了一句說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