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個錘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4章 鉅額收穫,抗戰之鋼鐵風暴,搞個錘子,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算上奉天之前的庫積,
還有最近從南滿株式會社,
一些日本糧油商的查處,
現在我們手裡控制的大米,麵粉等各類糧食合計約57.2萬餘噸。一馬當三兵,人吃馬嚼的,路途又相對艱險,運到陝北,能有40萬噸估計就差不多了。”
藏式毅此時在姜立的軍營裡,雖然姜立不過一個小小的旅長,比起他這個奉天省長差了一截,不過藏式毅卻沒有半分小看姜立的意思。這個年輕人已經有了崛起一方的苗頭,雖然黃顯聲以前在東北軍中的威比姜立要高,現在奉天的三萬多守軍裡面,有一萬多還是黃顯聲從各地拉扯過來的警隊舊部,但一是姜立在連續的戰鬥中已經打出了威名,另外黃顯聲受過張學良的恩惠,做事總還有點顧忌,而姜立在這方面卻沒那麼多好想的,已經表現出成為一方勢力的苗頭,在這次戰略西遷上,更是直接發起與決策人,有奉天的底子,藏式毅甚至能看到姜立在陝北的崛起。
“這麼多糧食,就算打幾個月的仗,再加上路上的消耗,運到陝北去也足夠二三十萬人熬到明年秋糧上收了。本來還有些為糧食的事頭疼,沒想到竟然有這麼多,單是這些糧食,就值個近兩千萬元了。”姜立點頭,在這個時代吃飯是大問題,如果沒有足夠的糧食,
手下的人還不得崩盤了,
初到陝北,楊虎城雖然也是愛國將軍,
並且在918事變後主張積極抗日,反對蔣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內。
姜立看到了跟楊虎城合作的可能,但畢竟是去陝西佔地盤的,更何況蔣介石對楊虎城的17路軍也不信任,除了任命楊虎城為陝西省長,還讓鎮嵩軍劉茂恩也帶了一支部隊入陝,凡事做好最好的打算,
糧食多準備一點總是不會錯的。
“糧食陸續收上來了,放在平常時節,也沒這麼多糧食。”藏式毅說道,“另外便是機械的事,
這次從鞍山,本溪,撫順,還有奉天城拆卸的各種機械除了兵工廠,民生方面包括煉油,鍊鋼,鍊鐵,煉焦。水泥,制磚,火柴,制糧,榨油,造紙,紡紗,毛紡,發電等各種新舊機械餘臺,再加上大量的物資,折算成現洋的話,價值至少不低於5.6億元。”藏式毅臉上泛著紅光說道。
“若是算上咱們在東北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的現金,也就是說能帶走的傢伙價值六七億了。好傢伙,真要是到了陝北,能把這些機械都運作起來,用個幾年,就能把西北經營出東北的局面來。”
姜立笑道。這還沒算張作霖父子歷經數年在兵工廠投入的大筆錢,還有張學良的那批黃金。史上有些資料顯示日軍入關,
東北的直接經濟損失超過18億元,並不是真有這麼多現貨,
很多都是折算出來的。若不是東北就在日軍的勢力範圍之內,當真是一塊發展的好地方。姜立心裡暗暗一嘆,也是可惜了。
“西北的基礎比起東北還是差太多了,不管哪個方面都要差。什麼,姜旅長的意思是要圖謀西北?”藏式毅先是搖頭苦笑,然後又回過神來震驚地道。
“暫時只是個想法,先在陝北站住腳再說。西北的基礎條件雖然差,
不過只要能解決糧食的問題,
還是很有潛力的,最主要是距離日軍夠遠,
能靜下心發展,東北這邊基礎再好,仗一打,一切就亂套了,
有個什麼用。”姜立並不否認有佔據西北的想法,只有投靠紅色政權,才可能獲得蘇聯的大規模支援。
但是蘇聯的支援也需要道路,歷史上的抗戰,老蔣透過滇緬公路獲得了大量的物資,姜立也想在西北打下一個穩固的後方,建一條從西北通往蘇聯的公路,便於後面軍事物資,還有大批機械的輸送,畢竟到了西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