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個錘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章 張海鵬跑了,抗戰之鋼鐵風暴,搞個錘子,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聽到庫房如此豐厚的儲積,姜立倒抽了一口冷氣,歷史上的抗戰中,老蔣一個集團軍也沒裝備多少火炮,沒想到東北軍在滿足三十多萬大軍供給時,還有如此多的庫存,幸虧及時給搶回來了,這些軍火要是流落到那些偽軍的手裡,對普通民眾會是一場多大的災難?
“兵工廠現在的產能幾何?”姜立又問道,以往他是接觸不到這些核心資料的,不過現在打著抵抗日本人的名義,為了後面的戰爭安排,姜立也必須要知道兵工廠的大致情況。
“兵工廠現在一年能生產步槍約5.8萬杆,輕機槍500餘挺,重機機1270餘挺。其中輕重機槍彈性都比較大,如果有足夠的熟練技師,還有較大的上升空間。手槍依據需要而定。能生產各式槍彈約1.8億發。”
“火炮方面,一年約能生產37mm平射炮103門,75mm山炮約97門,75mm野炮約59門,105mm榴彈炮17門,155mm炮也能生產,不過數量比較小,一年大概能產9門左右。現在兵工廠已經開始試製240mm臼炮,在技術上的問題大多已經解決,兵工廠也是試著生產,一年最多一門就到頂了。否則佔用的資源太大,容易影響到其他武器的生產。各式炮彈現在庫積50餘萬發。”
“再就是迫擊炮方面,一年可以生產60mm迫擊炮約730門,82mm迫擊炮370門,150mm迫擊炮約90門。產量也能再往上提升一點,但需要足夠的投入,炮彈方面也一樣,依照機器的產能,一年生產個四五十萬發也不成問題。手榴彈一年也可以生產一百萬顆以上。”
“軍服,軍鞋也有生產,主要也是看工人數量,這方面彈性都大。”陳靖國將兵工廠的大體狀況都一一說了一遍。
“這麼重要的兵工廠,要是落在日本人的手裡,日本人一年就多近十萬步槍,近兩億發子彈,數百門火炮,還有幾十萬發炮彈。這對於民國簡直是一場災難,也不知上頭怎麼想的,真他孃的是亂命!”姜立氣得直拍桌子,由於東北的財政問題,自從張作霖發動第二次直奉戰爭,併成功入主北京之後,軍費開資一直居高不下,兵工廠的產能一直都沒有發揮到最大,甚至為了緩解財政上的壓力,張學良還讓兵工廠接一些民間的商業訂單。
陳靖國報出來的這些資料,還有一定的提升空間,至少真到了抗日戰爭,奉天兵工廠全力投產,不計代價的擴大生產下,日夜幾班倒,這個資料至少還能擴大一半以上。更何況兵工廠竟然連24cm的臼炮都可以造,這種大口徑火炮的技術,對於日本來說,也是十分先進的,說明此時的奉天兵工廠技術並不比日本遜色多少,當然,最重要的飛機,此時民國還找不到可以設計出能與日機匹敵的飛機出來。
“關於奉天兵工廠的武器生產資料,你準備一份給我,另外自備一份,萬一若是奉天局勢有變,這些寶貴的資料一定要帶到關內,給民國的軍工生產多保留幾分元氣。”憤怒過後,姜立又重重地嘆息了一聲。
“姜營長的意思是少帥可能會放棄兵工廠,放棄東北?”陳靖國大驚失色道。
“不是可能,是已經放棄了,兵工廠是東北軍存在的基石,少帥都能下不許抵抗的命令,你認為這麼重要的東西一旦落入日本人的手裡,不動兵搶回來,難道指望日本人自動還過來嗎?你什麼時候看到日本人把吃到嘴裡的肥肉吐出來過?”姜立淡淡地說了一句。
“這怎麼可能,要是少帥放棄了兵工廠,兵工廠該如何自處?”陳靖國喃喃說道,顯然姜立的話對他打擊頗大,雖然發自內心的不願意相信,可見識了日本人的作風,陳靖國也知道姜立說的很可能是事實,讓人揪心的事實!
“好了,陳廠長,從今日起,兵工廠的所有器具馬上予以拆卸,隨時準備把機械全部運走,就算日本人佔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