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個錘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3章 關於學校拆遷的計劃,抗戰之鋼鐵風暴,搞個錘子,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目前東北大學有理,工,教育,文,法5院。文學院開辦的學系有國學、英文、俄文、哲學、心理學、史學群學等6個系,學生300人,教授有40餘人、法學院開辦的學系有政治、經濟、法律3個系,連同夜校學生共600餘人,教授有20餘人。”

“理學院開辦的學系有化學、物理、天文、數學4個系,學生250餘人,教授有40餘人。工學院開辦的學系有機械、電工、土木、採冶,建築、紡織6個系,學生500餘人,教授有50餘人:教育學院有大學部的教育系,另有專門部的英文、數物,博物、國文、體育5個專科,學生共計300餘人,教授有20餘人。”

“本年度,學校正式籌辦農學院,暑假內招收農科預科兩個班70令人,由專家柳國明,劉和等教授主持其事:全校有學生3000人,其中男生1612人,女生1388人,教授和職員250餘人,年辦學經費由50萬增至150萬元。”

張學良這個校長已經去了北平,憑河北那塊地方養十萬東北軍尚顯吃力,張學良連東北都顧不上了,這種時局下也無力再顧及奉天這邊的東北大學。

此時在東北大學主事的劉仙洲是之前北洋大學的校長,一臉憂色地說道,“自少帥入關之後,東北大學經費便一度陷入困境,若長此以往,東北大學恐難以為繼。”

“我那點家財也散得差不多了,現在馮庸大學一年所需經費亦有近50萬元。”馮庸苦笑一聲,毀家辦學的名聲雖好,但馮庸大學的學生都是免費的,馮庸財路斷絕,自然無法支撐太久。

“也就是一年200萬元了,再苦也要把這筆錢擠出來。錢的事我來想辦法。不過少帥現在都在把軍隊撤往關內,毫無增援奉天的意向,日軍主力陸續趕來,單憑一個第7旅,不足以守住奉天城,兵工廠那邊已經做好了搬遷的準備,各種機械都在拆卸,你們也要做好遷校的準備,另外留學生的事,馮校長與劉院長說了沒有?”不算張學良多年積蓄下來的黃金,就是東北銀行,中國銀行分行所你儲積也是十分可觀的,支應東北大學,馮庸大學還不成問題,姜立問道。

“什麼,奉天城守不住了?”劉仙洲驚聲道。

“淪陷是遲早的事,也許要付出一定的代價,少帥與南京才能看清楚國聯無法干預日本侵略民國的事實。只是代價太慘痛了一些。我會盡量拖延日軍的步伐,你們要做好準備,將兩所大學的設施,書籍,一應教學器材都裝好,準備內遷。”

“若真到了這種地步,我會全力配合姜團長維持秩序。另外關於留學生的事,我與馮校長也會全力促成此事。”劉仙洲沉痛地點頭,真到了這個地步,缺乏足夠資金支援的東北大學撤到關內難道就能真的繼續像現在一樣存在下去?

“嗯,真到了那個時候,我再通知劉院長與馮校長,另外關於留學生的事,我建議最好在美國那邊成立一個專門的留學生辦事處,處理學生的問題,咱們勒緊褲腰帶擠出來這筆錢,就是為了把他們送出國深造。還要促進他們在美國那邊的企業實業,工作,學到真材實料做努力。”

馮庸這一面已經不用太擔心,姜立此時琢磨著如何將東北大學也帶到陝北去。未來隨著日軍逐漸南下,南方也已經沒有淨土,與其讓東北大學數千學子四處流離奔波,不如早點讓他們在陝北落地生根,在大後方打造出一片學界樂土。

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未來陝西的工業基地人才除了那些留學生外,還要立足於自己培養,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雖然過程艱苦了一些,但是在陝西建立一套相對完善的教育體系也是十分必要的,不必像留學生那樣大筆投入,尖端人才以留學生為主,還有龐大的中層更是奠定一個工業規模的基礎。

“從文,我在第7旅後勤部忙得好好的,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猿球崛起

濤起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