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蘋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87節,躍馬大唐,大蘋果,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永安二年冬,朝廷下旨,設立漠北漠南漠東三座都護府,總領北方草原領地。分割吐蕃諸部,設藏南藏北藏東藏西四都護府,分駐兵馬,控制局面。
永安三年春,南詔國國主閣羅鳳進京提出舉國歸順大唐。上經思慮,同意其請。遂設立南詔自治府,加封閣羅鳳南詔王,授自治府大都督。派兵一萬進駐,餘制如故。
自此之後,天下安定,再無紛擾。大蜀朝四海昇平,天下懾服。西域周邊,嶺南之南,大海之畔,諸多小國派使前來,紛紛表示願意歸順大蜀。
永安三年夏。十五國國主齊聚長安,為大蜀皇帝祝壽,隨即共同推舉大蜀皇帝王源為十五國共主,稱之為:聖主。
永安三年秋。帝下達改革之令,從官制軍制科舉商業等方面大刀闊斧進行改制,一掃冗餘龐大編制。廢除夜禁制度,廢除節度使制度,實行朝廷地方軍政分開,相互牽制監督。改御史臺為監察院,設立監察巡視制度。鼓勵農耕開墾田畝,改革取士制度,不已文采為取士標準。除國子監外,設立國立研究院,吸收方士鑽研火藥冶煉金屬等方面的研究。修建道路,水利大壩,礦場等等措施,所涉之事方方面面鉅細纖毫不漏。
初,朝野振動,妄言者有之,反對者有之,帝不為所動,著力推行。一年後新朝上下氣象萬千,為翻天覆地之兆,始乃平息紛爭,萬民終見福祉。三年後,國強民富,政通人和百業興旺。後世史書稱之為“永安盛世”。
……
……
永安六年四月,一個春意融融花團錦簇的上午,王源正在御書房擬定大宋朝第二個五年計劃綱要。忽然內侍急匆匆的來稟,說監察御史杜甫求見。王源命內侍請杜甫覲見,片刻後杜甫小跑著進了書房,臉上洋溢著笑容。
“陛下,好訊息,好訊息啊。您快隨臣出去見一個人。”杜甫上來便要拉王源的胳膊。
王源笑道:“什麼人啊,這麼高興?神仙麼?”
“可不是神仙麼?陛下,是你最想見的人啊,這幾年你不是天天要臣去找他麼?您不是說沒見到他,是這一輩子最大的遺憾麼?現在他來了,回到長安了。”
“難道是……”王源喜道。
“對對對,正是他,剛剛進城。他那脾氣,陛下要不早些去見他,估計一轉眼就沒影了。”杜甫叫道。
王源放下紙筆,換了普通的衣衫便跟著杜甫出宮,一直出了宮門直奔東門大街上,發現很多人已經在路上開始圍觀了。王源和杜甫擠在人群中伸著脖子張望。不久後,一個身材矮胖,衣衫臃腫,長著一個酒糟鼻子的傢伙正晃悠悠的從長街上目空一切的緩步而來。
李白,那便是李白,王源心中的偶像。來到這個時代十五年時間,終於見到了真人。這傢伙十五年前便消失在長安城,之後行蹤不定,雲遊天下。終於今日回到長安了。他就像是時代盛衰的晴雨表,衰敗的時候你見不到他,一旦盛世之時,他便出現了。
“李兄,李兄。太白兄。”杜甫招手高聲叫道。
李白翻著小三角眼,皺著酒糟鼻轉頭四處看,口中嘟囔道:“誰喊我?叫的這麼親熱?我跟你有那麼熟麼?”
杜甫跳出去叫道:“太白兄,是我啊,杜甫啊。”
“哦?是小杜啊,真是巧的很。多年不見,一向可好?”
“好好好,就是甚是想念太白兄。太白兄回長安了,這可太好了。來來來,我這裡給你引薦一個人。”杜甫拉著李白的衣袖道。
李白一甩袖子道:“幹什麼?拉拉扯扯的。我可不見什麼人。”
杜甫正自尷尬,王源緩步上前笑道:“李兄,久仰了。”
李白翻著白眼道:“你是誰?我認識你麼?我跟你很熟麼?”
王源低聲道:“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