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蘋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7節,躍馬大唐,大蘋果,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放了十餘騎和一輛大車出城了。

“果然走了,王副使所言不差。”

王源點頭道:“走了好,我也不想見他,見了他也不知說什麼。天一亮我們也要離開北海了,劉參軍,我來北海最大的收穫便是結交了你這個朋友。我知道你還有些害怕,你不必擔心,安心的維護好這裡的治安,我擔保你沒事,我答應你的事情也一定會辦到。”

劉德海點頭道:“王副使何出此言,劉某這幾年來渾渾噩噩的混日子,直到王副使來到北海,才有了些軍人的感覺。像今夜之事,雖然膽戰心驚,但卻酣暢淋漓。這便是我為何想要離開北海去邊鎮的原因。軍人不打仗,實在是沒意思。王副使少年英傑,比之很多人都有血性,希望將來能和王副使共事的機會,卑職對王副使很是欽佩。”

王源微笑道:“我也期待那一天,在此之前,我們各自珍重吧。”

第239章 度勢

天明時分,王源離北海城啟程上路,王大黑的傷勢比較嚴重,北海小城中醫館的郎中水平有限,勉強幫著止血穩定住傷勢,但王大黑整個人失血過多昏昏沉沉狀況不是很好。王源要了一輛大車鋪上棉被將他放置在車廂內帶回京城進一步的醫治。

一行人曉行夜宿,路上順風順水再無什麼差錯,五日之後過洛陽抵達長安境內,見到灞河邊婆娑綿延的綠柳河堤的時候,王源一路上懸著的心算是放了下來。最擔心的便是沿途會出現狀況,現在抵達京城,明著的偷襲是不會再有了。但問題接踵而至,北海城之行鬧的翻天覆地,回到京城之後很多事都需要掩飾解釋,這才是最大的難題。

路途中,王源和公孫蘭討論過回京之後的形勢。柳績和李邕都已經死了,杜有鄰的案子應該是無法再有新的發展了。除非杜有鄰自己腦子壞了去承認自己搞陰謀牽扯出太子來,否則再無人會想著在這件案子上做文章。

而李邕的案子卻是另一個局面,由於李邕已經招供挪用公錢,加上北海郡官員的口供均被楊慎矜取得,淄川太守裴敦復也已認罪,這件案子早已經不可控制。李邕的口供中涉及李適之裴寬等人,顯然此事將進一步的發酵。除非李林甫並不打算再未扳倒太子之前便將李適之扳倒,否則李適之裴寬受牽連幾乎是一定的。

問題的難點在於,如果李林甫在杜有鄰一案無法進行下去的時候選擇不去扳倒李適之,而將李邕一案大事化小的話,那麼王源所處的位置便尷尬了。

審案時王源知道李邕的案子牽扯到李適之裴寬等人,李邕招供時他就在當場。如果王源保持沉默的話便等於變相保護了李適之和裴寬。這樣一來楊釗欲藉此謀求右相的企圖便打了水漂,白白的在派王源任查案副使的事情上跟李林甫翻了臉。

王源若是不想保持沉默的話,李適之和裴寬兩人便將要遭到牽連,倒臺是一定的。但這對王源來說有些違背內心,畢竟這兩人並非大奸大惡之人,和自己之間雖有恩怨,但起碼李適之在無意之間給了自己機會;而且李適之雖然漠視王源的生死,但起碼他並沒有對王源進行主動的迫害。

這件事確實處於兩難的境地。即使王源無數次的說服自己,從自身的利益考慮,李適之和裴寬倒臺協助楊釗奪取右相的位置是最佳選擇。但如果這個選擇真正到了面前的時候,王源還是犯了一般人都會犯下的錯誤。

公孫蘭給出的建議是,先不要急於表態,看事態的發展。李林甫楊慎矜他們若是不願拉李適之下馬,便需要篡改李邕被迫畫押的口供,塗改掉其中關乎李適之裴寬等人的語句。李邕已死,他的招供畫押反倒很好偽造,但口供上正副查案使的簽名卻無法偽造。也就是說就算楊慎矜要這麼做,還是要來找王源簽字。這種可能性幾乎便不存在,因為如今要楊慎矜低聲下氣的來找王源合作,這絕無可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快穿修復位面計劃

離li團

快穿之女主攻略大法[GL]

初鶴先生

踏星之途

不愛管事

海賊:我在頂上戰爭天礙震星!

川香毛豆燜雞飯

公主,瘋批攝政王又來堵門了

遇見西木

穿成戰神王爺的體弱王妃

故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