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2章 各自的打算,重生之官路商途,更俗,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很緊張,區裡能不能提前從造紙廠提出一部分盈利?”
造紙廠營利四六分成,新廠那邊剛剛投產,有個屁盈利,宋培明當然是在打老廠租金的主意。
宋培明注視著張恪的眼睛,他知道自己的要求其實是區財政佔用造紙廠的資金,錦湖公司可不是小小城南區政府可以壓制的公司,能不能成,都在張恪一念之間。
張恪手頂著額頭,將眼睛也遮住了,要是別人將他的手掰開,就可以看見他的眼睛都是笑意。
唐學謙希望將飲食廣場當成先行的試點,能形成可以向全市推廣的經驗,推動城建規劃思路調整,這樣才能讓他們在市裡得到更多的支援。
小叔張知非的[宏遠公司正推上疏港河疏浚工程的立項,也需要飲食廣場來遙相呼應。
九十年代國企改制,國有資產流失最嚴重的還是土地資產,那時的國企轉讓,土地資產幾乎不作價,許多人(包括後來的邵至剛),低價收購國企之後,將廠企遷至城外,轉手就獲得價值極高的商業地塊,因此而成鉅富。
張恪自己小心翼翼的遵守規則,以免給父親造成不良的影響;或許是小人心思,張恪更看不得別人肆無忌憚的掠奪國有資產。透過這個專案,商業地段的價值將會體現出來,只要市裡能堅持原則,眾多國企業的土地資產再也不會是免費的蛋糕,讓國企改制不再成為官商勾結的盛宴,這才是張恪最想做的事情。
無論從哪方面來說,飲食廣場專案都是宜早不宜遲的,沒想到宋培明這麼配合的提出這個要求,張恪自然拿手遮住眼睛,免得別人看出自己心裡的得意。
但是在其他的人眼裡,宋培明的要求絕對是無理的,合同上約定造紙廠收益,錦湖與城南區政府四六分成,那也要等造紙廠真正產生收益之後。
造紙廠產生收益了嗎?
遠遠未曾!
雖然說老廠能獲得六百萬的資金,但對前些天剛剛入庫的一千八百萬原料紙漿,以及從職工手裡收取的三百萬保證金,還有極大的差距。雖然區裡細緻的工作,銀行減免了一部分利息,但是今年還要支付近百萬的利息。
信用證的週轉期只剩下兩個月沒到,新廠還剛剛投產,周復聽到邵至剛的話,還以為能拿六百萬的租金緩衝一下,沒想到宋培明早就在打這筆錢的主意。要不是張恪手頂著額頭一付為難的樣子,周復可顧不上與宋培明私人之間的交情,首先會提出反對意見。
蔣薇也覺得很詫異,她與周復的想法很接近,在她的觀點裡,新廠那邊才算錦湖公司的主業,飲食廣場反正是嘴裡的肥肉,什麼時候吃還不是一個吃?但不能影響主業。但是她又明白宋培明為什麼這麼急迫,所以有些搖擺不定。
許思的想法要單純一些,或許在座眾人中,她的工作經驗最不足,但是她才是無條件主持張恪的人,內心也想維持普通職工的利益,特別是她母親以臨時工的身份進入造紙廠工作,她更希望造紙廠能獲得穩定的發展。
邵至剛負責飲食廣場專案,而且會在新的運營公司裡佔據40%的股份,自然更希望宜早不宜遲,但是他能理智的看待問題,城南區佔用資金,對造紙廠是極為不利的。要不是給逼得沒辦法,哪有企業給政府佔用資金的道理,何況錦湖背後的人物,輕輕的將宋培明掐掉,都不帶聲響的。
張恪放下手,見宋培明忐忑不安的看著自己,笑了一下:“宋叔的提議很有創見性,不過我要考慮造紙廠的資金用度……”
周復繃緊的心鬆懈下來,心想:這種無理的要求應該拒絕掉。
蔣薇有些為宋培明感到難受。
邵至剛有稍稍的失落,畢竟專案要拖到明年開春,對他有些不利,但是有更充分的時間,也未嘗不是一樣好事。
宋培明身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