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41章 我在東大臭名昭著,重生之官路商途,更俗,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江上元不讓路,劉爵也無法上位當上市委書記,他年齡已經到了那條線上,再拖兩年,雖然不用退休,再給提拔主持新蕪黨政大局是不可能了。
應該說,城防江堤羅歸源大案之後,新蕪的江、劉、張三人關係雖然算不上十分的親密,但是分工合作卻比其他地市的黨政領導要楔合得多,這也是新蕪這三年時間裡能快速發展的一個主要因素。不然江、劉、張三人互相扯後腳,能做成一件大事,還真叫有鬼了。
江上元為什麼要主動讓路,不就是擔心張知行在新蕪會失去耐心跳出新蕪這個坑嗎?不去管張知行背後的那些,就張知行本身的能力與水平,也值得將他挽留在新蕪發展。劉爵心裡清楚,不會是省裡給江上元施加什麼壓力,真要施加什麼壓力給張知行上位,這個壓力也是會直接落到他劉爵頭上。
新蕪裡沒有幾個人知道張家的底細,劉爵當然是清楚的,眼前這個青年,分量可要比他老子要重——要將潛藏下水面之下的規模算上,錦湖在國內民營企業裡的排名要位列三甲了吧?
當然了,錦湖真實的規模到底有多大,張家在其中佔了多少份額,劉爵也不清楚,只知道高層內部所掌握的材料資料是越來越模糊了,給人感覺張家所掌握的財富這兩年來非但沒有增加反而在持續減少的假象。
這當然是假象,此時的錦湖如日中天,每年的利潤甚至比新蕪市地方財政收入都要高出一大截,張家的財富只會急劇的膨脹,怎麼會有縮水的可能?
劉爵是搞經濟出身的,大體能猜到錦湖所耍的套路,就是要將真實的資產狀況隱藏在眼花繚亂的股權關係之中,只要錦湖旗下的核心企業不公開上市、不公開核心企業層的財務結構,媒體與公眾就永遠不要想搞清楚背後的張家到底擁有多少財富。就算中央想要掌握錦湖的真實財務狀況,也還要錦湖主動的將真實的財務資料遞交上去才有可能——錦湖旗下有那麼多家在海外獨立註冊的法人公司,有的是股份公司,有的是合夥公司,有的是基金,有的是私人公司,即使這些在不同國家與地區註冊的公司是為開展業務所需,但也足以讓錦湖將真實的資產狀況隱藏到這些錯綜複雜的公司股權結構之中,至少海外公司的財務資料不是中央政府一封外交公函就能搞到手的。
劉爵笑著拍了拍張恪的肩膀,請他到自己的辦公室裡坐一會兒去。
市委市政府大樓是佔地極廣的“n”形會堂式建築,市政府機構在西主樓,市委機關在東主樓,中間偏北有走廊相通,不曉得市政府辦公會議幾時能結束,張恪便隨劉爵去他的辦公室談些事情——成餘東本來也是臨時從會議室出來接張恪,這會兒還要回會議室去,請辦公室副主任顧曉梅陪同唐婧、陳妃蓉兩個女孩子參觀市政府大樓。
過了半小時,等市政府辦公會議結束,張恪才跟劉爵告辭回西邊的主樓,看到唐婧與陳妃蓉在顧曉梅的陪同參觀市政府正起勁,讓她們跟自己一起過去。
“你們要多想想路子,新蕪的工業底子是差,但不是說前方就沒有路可走——我給你舉個例子,建鄴市區每年消費生豬兩百萬頭,靠建鄴自己的郊縣生產供應不足25%,每年缺口在一百五十萬頭以上。你在臨江縣任過職,臨江縣挨著建鄴最近,臨江縣農戶不是有養生豬的傳統嗎?現在也有商販自發的到臨江縣來收購生豬裝往建鄴出售,但是規模很有限。你看你們能不能對這個產業好好的挖掘一下?不要光想著往新蕪市裡靠,新蕪的經濟發展,還要往建鄴靠,臨江縣是不是可以主動靠過去?這麼大市場,足以讓臨江縣成長出十幾二十家萬頭以上規模的豬場、四五家大型肉食品企業,但是為什麼之前臨江縣沒有人考慮到要做這些事,只是一心想著上大工業?”張知行穿著淡灰色短袖襯衫,看到張恪走過來,示意他稍等一會兒,繼續跟身前的兩個中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