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章 氣感,笑傲之嵩山冰火,日墜,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更新時間:2012-04-30

在原來的世界,內功首先是由道家打坐中發展出來的,道家修性煉命之術,首先講究祛病健體,其次注重延年益壽,最後追求長生久視,所以說內功是道家吐納築基功法也不為過。

於是內功的修煉首在吐納打坐,吐納者,呼吸也,意即吐出濁氣,納入人體所需之清氣,以幫助培蓄人體內部之真氣,達到修真養性、延年益壽之目的。

至於在武俠的世界,修仙成道自然是不可能的,但打坐吐納則漸漸演變成了另一體系,這就是我們說的內功。

作為有著道家淵源的嵩山派,其內功心法即是從道家修身養性的經典中提煉而來。對於首次接受內功體系的林寒來說,嵩山心法中的字句稍顯深奧,這是因為作為一個成年人,對世界二代認知已基本完善,說到底就是雜念太多。心有雜念在武功修煉的過程中有害有益,說它有益是因為想得越多,越能夠機巧地修習以及運用武學,這種情況下往往能夠活學活用,對推陳出新是大有裨益的;說它有害則是因為想得太多容易走火入魔。

如果是人生觀、世界觀都還不完善的少年去學習武功心法,比如徐錚這樣的,或許他不理解心法中字句的意思,卻也能夠按照師長的教授按部就班的學習,慢慢的也就純熟了,這類人是先學會武功心法,再去理解心法的意思;而想林寒這樣的,因為有著成年人的靈魂,學習武學的時候往往是要問個明白,理解之後才會學成,這種情況下極有可能一事無成,當然風險越大收穫也越大,一旦學成,既能化為己用。

林寒如今就碰到了這種情況,看著手中的嵩山心法苦笑不已,想起一天下來也只是勉強記熟第一層心法,這還是在霸著丁勉問個半天的緣故。想著丁勉黑乎乎著臉一遍又一遍的解釋,最後實在忍無可忍,找出一本道家經典扔在林寒懷裡,語氣低沉的說道:“拿著,先好好的將這書讀透了再修煉內功,有不懂的再來問我。”

隨後的幾天裡,林寒都是獨自一人在嵩山上找個僻靜角落翻閱那本《道藏》,幾天下來終有所獲,基本弄明白打坐、吐納、丹田、經脈以及穴位是怎麼回事。

在此之後,林寒急不可耐的拿起嵩山心法手抄本,將第一層心法細細記憶,默誦數遍確認無誤,然後擺出打坐的姿勢。只見他雙腿盤坐胸前,雙手攤方在大腿上,掌心向天,雙目微閉,含光內視,眼觀鼻,鼻觀心,心觀丹田。微閉時眼皮自然下垂,以看到眼前之物而又不能辨清為度。所以微閉,是因為睜開容易滋生雜念,全閉容易昏沉入睡,皆於養氣不利。

此時林寒依照《道藏》所講,兩耳屏卻外界一切干擾,如入萬籟俱寂之境,凝韻聽息。首先開口,緩緩吐出體內濁氣,再自鼻中吸入清炁,用意咽入下丹田(臍下一寸三分,同身寸),以補充撥出之氣。呼必呼盡,吸必吸滿。吸時小腹圓起,呼時小腹回收,叫做順呼吸。正是初學吐納必須如此,這樣口呼鼻吸三次。

然後抿口合齒,舌頂上顎,收視返聽。鼻吸鼻呼,一呼一吸,皆令出入于丹田。務必做到以心領氣,以氣隨心,吸氣時隨意念下注丹田,呼氣時以意念領出竅外,謂之心息相依。

如是這般,林寒漸漸摒棄雜念,不知不覺融入其中,陷入空靈境界。不知何時起,小腹丹田處漸有一絲暖氣生氣,並不住在丹田遊弋,林寒神情一動,清醒過來,那種空靈的感覺再不復存在。

林寒回憶著先前的那般感覺,喜不自勝,知道終於邁出了第一步。正如《道藏》中所講氣感是長生的第一步,是一切修行的基礎,只有浸入微觀世界才算是踏上修行的門檻。

之後所要做得,就是不斷熟悉氣感的存在,最終將那一絲氣感養在丹田之中,當其壯大到一定程度之後,將其引導與經脈中形成周天迴圈,這時候就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笑傲之嵩山冰火

日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