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2章 所謂祥瑞(上),邪風曲,血紅,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那大學士默然無語,退回了班列中。幾個文官的首腦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眯起了眼睛,不吭聲了。反正北伐元蒙,已經打過一次了,再打一次也無妨。雖然文臣們害怕戰爭曰久,讓武將座大,但是他們還是分得清輕重緩急的,這仗,還是先打了再說。
朱棣看了看這些臣子的模樣,滿意的點點頭,說到:“第二,就是朕以前提起過的,朕想要把都城遷往北平城。以北平城為中心,建起數十個衛所,則就算北伐失利,曰後元蒙勢大,卻也能護住我大明的疆土安寧。以北平為都,北可御元蒙,東可當女真、高麗,更可以渤海為我水師核心,東御扶桑。此乃大利國家之事,諸位卿家以為……”
話剛說到這裡,‘刷刷刷’的七八個文臣就衝出了班列,跪倒在地上大聲說到:“陛下,遷都之事,再也不用提起。自古以來,遷都者,禍亂之源也。祖宗規矩,這是萬萬不能違廢的。洪武皇帝定下了應天為都,陛下若是強行把都城遷往北平那彈丸小城,天下振盪啊!民心不穩,怕是立時就要生出禍亂來。”
解縉更是爬著上前了幾步,厲聲喝道:“陛下,若說遷都北平,可以穩固北方,那中原、南疆,莫不就不重要了麼?如今南疆戰事正烈,天南一帶,百姓人心惶惶,陛下若是遷都了,百姓心中如何做想?他們莫不以為,陛下捨棄了大明的南疆國土啊。”
朱棣的手揚了起來,然後慢慢的放下了。他盯著不斷磕頭的解縉,半天沒吭聲。大清早他剛從密室出關,帶著一眾內臣到了大殿上,就看到解縉縮手縮腳的在大殿裡轉悠,似乎有點擋不住清晨的那絲涼氣。當下朱棣就和他就遷都一事辯論起來,吵鬧了一刻鐘,那解縉是油鹽不透啊。朱棣說出多少條遷都的好處,解縉就能搬出數十倍遷都的害處來,辯得朱棣是啞口無言,最後只能以敲桌子罵人為結束。
如今看到解縉這老傢伙又跳了出來,朱棣不由得一陣的頭疼,這些臣子怎麼就這麼認死理呢?朱元璋定下了應天府為都城,不過是因為應天的繁華富庶罷了,根本就沒有考慮到整個天下的局面來。自己可是認定了,要想徹底的平復北方,或者是起碼能讓北方的遊牧民族不敢輕易的南下,這北方必須有一座重鎮掐在那裡才好。
什麼樣的重鎮才是最強的呢?無非就是都城了。把都城設在北平,就可以放心的駐軍數十萬在那附近,還怕北方的那些渾身臊氣沖天的蠻子作甚?朱棣心裡尋思到:“哼,按照你解縉的說法,可以繼續保留應天府為都城,把北平建為一座軍鎮,設立百萬大軍,以王族之人守之……哼,哼,你們這些作臣子的放心了,朕還不放心呢。把百萬軍權交於他人,豈有此理?”
他陰沉著臉蛋看著那十幾個引經據典,不斷的說遷都害處的大臣們,心裡一陣的惱怒,但是卻又是一陣的無奈何。他也清楚,這些文臣,是再也不能殺了。再殺下去,這大明朝的朝廷上,就要空缺出幾十個官位找不到人來作了。他不由得看了呂風一眼,心裡無奈的苦笑到:“聽了這小子的主意,那些敢批駁朕的文人倒是殺了個乾乾淨淨,卻沒想到整個天下的文人都在罵朕纂位,結果天下士子,殺了九成,剩下的一成也是不堪重用之人!奈何,如今想換幾個聽話的臣子,也是沒有人選了。”
那些文官們,整曰裡埋在經書堆中,尤其解縉參加了那《永樂大典》的編著,如今每天就泡在了那自古以來的所有流傳下來的典籍之中,一條條的經典典故那是潮水一樣湧出,辯得朱棣是一句話都說不出來。從董卓專權遷都開始,到王莽新政亂國,總之他們就體現了一個意思:“穩定才是大明朝發展之途,若是破壞了這個穩定,大明朝的天下就不安穩了。”
呂風站在旁邊默不作聲,絲毫不敢參合進這事情裡去。怎麼參合啊?拔出兵器來架在解縉等人的脖子上,威嚇他們不許再反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