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82頁,歡樂土匪鬧民國,半渡,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時之間,還散佈在達蘭鄂洛木河兩岸的蘇軍紛紛撤退,指揮排程陷入混亂,中隊卻抱成一團,如狼群般不斷分割包圍小股蘇軍,一個團,一個營地加以殲滅……
面對中國人咄咄逼人的攻勢,克林姆林宮的主人終於失去了耐心,史達林當天晚間發來急電,解除了布柳赫爾的指揮權,臨時指派伏羅希洛夫擔負領導責任。
不過史達林非常清楚,伏羅希洛夫只是一條咬人的惡狗,難以擔負指揮中東路戰爭的重擔,真正能力挽狂瀾的,還得看列寧格勒軍區司令員圖哈切夫斯基…………
冬日的西伯利亞上空密佈著厚厚的彤雲,預示著一場暴風雪即將來臨,空曠的雪原上寂靜無聲,只有北風吹過原始森林的樹梢,發出陣陣尖利的呼嘯。
空中突然傳來一陣單調沉悶的引擎聲,一架軍用飛機從雲端穿過,向著東北方向飛去。
&ldo;圖哈切夫斯基同志,剛剛飛過赤塔,再有半個小時就要到大烏裡了。&rdo;說話的是蘇維埃外務委員會委員,斯曼諾夫斯基。與別的蘇維埃官員不同,他沒有穿著流行的列寧服,而是一身得體的西裝,帶著金絲眼鏡,文質彬彬,風度翩翩。
&ldo;是的,我們該說再見了。&rdo;圖哈切夫斯基合上厚厚的卷宗,表情異常的嚴肅。
&ldo;怎麼?前線的戰事非常被動嗎?&rdo;插話的是梅里尼可夫,駐哈爾濱俄國總領事。
他和斯曼諾夫斯基要去伯力城,和東北當局的代表會面,如果蘇軍在戰場上太過被動,被談判極為不利。
面對兩個文職官員,戰場形勢三句兩句也說不清楚,圖哈切夫斯基默默地點了點頭,在腦海中梳理著剛剛看到的各種軍報。
在西線二次戰役中,中國人動員了社會各階層的力量,展現出高度的組織能力,並採用了許多全新的戰術戰法,有效地剋制了蘇軍的裝備優勢。
自從中國人渡過達蘭鄂洛木河,就採用車輪戰術不斷衝擊、包抄、殲滅小股蘇軍部隊。積少成多之下,反而累積了一個驚人的數字,蘇軍陣亡、受傷、被俘、失蹤的總數將近一萬人,等於被整整殲滅了一個師。
尤其麻煩的是,中國人在克城車站繳獲了兩輛運送物資的火車,並改裝成全副武裝的鐵甲列車,今天中午時分。中國人的鐵甲列車一路北進,直到距離赤塔市三十公里的地方才掉頭拐了回去。
赤塔市內已經處於緊急戒嚴之中,所有政府機關和工廠學校停工停課。準備遷移撤退,普通民眾更是蜂擁出城逃離戰火,大批市民擁堵在赤塔火車站中。
一州首府受到威脅。伏羅希洛夫急於援助,因此停止必要的集結調整,將前線撤下來的兵力逐節投入克城方向。
圖哈切夫斯基敏銳地看出其中的危險,西線二次戰役的結果充分說明,這支綠腳兵與以往的中隊完全不同,不能用固有成見來看待,幻想在英勇的蘇聯紅軍衝擊之下,中國人就會一擊而潰,最後卻只會害了自己。
不過沒關係,自己這次帶著史達林同志的最高指示。很快就能糾正伏羅希洛夫的錯誤。剩下的事情也很簡單,收攏敗局,儘快停火以結束戰爭。
在圖哈切夫斯基心中,還是感到一絲濃重的遺憾,自己上任的太晚。已經無法挽回敗局,西線二次戰役已經徹底失敗了。
史達林交給自己的,是一個替人擦屁股的髒活,如何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創造奇蹟,圖哈切夫斯基絞盡腦汁卻一無所獲,和兩名外交官聊上幾句。反而感到一陣輕鬆。
&ldo;外務委員同志,領事同志,中國不是已經統一了嗎?為什麼我們要和東北當局談判?&rdo;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