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7頁,歡樂土匪鬧民國,半渡,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ldo;很好,那我問你,漢唐盛世從何而來,泱泱中華為什麼又會淪為任人宰割的羔羊?&rdo;
&ldo;這個……&rdo;
肖林不禁為之結舌,題目太大,千頭萬緒,叫人如何說起?猶豫了一下,才邊想邊說道:&ldo;中國之所以落後,是因為西方發生了工業革命,從政治、經濟、科學技術各個方面超過了中國,落後就要捱打,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rdo;
&ldo;列強船堅炮利,只是問題的表象,根本原因不在這裡。&rdo;
梁啟超微笑道:&ldo;王陽明有言,知行合一,相互作用,同生共濟,但究其根源,還是知為本,行為體。一個民族是否強大,根源在於其文化是否先進,行為方式和價值觀念是否領先於這個時代……
中華之興盛,始於春秋戰國的百家爭鳴,孔墨諸子,遺澤千年,所謂漢唐盛世,都是漢文化先進性的體現,並不是哪一位君王將相的個人之功。在那個時候,西方列強還處於中古時期,自然遠遠落後於中國。&rdo;
&ldo;老師所言極是,民族自立的根本還是文化,只憑藉一時的強兵利器,難以長久興盛。&rdo;
張君勵插言道:&ldo;我在歐洲遊歷的時候,從巴黎到梵蒂岡的街頭,都見過古埃及的方尖碑,3000多年的歷史,依然精緻完美,巍峨高聳,可見古埃及當日興盛,遠遠超過了同時代的其他文明。可惜,這個民族沒有自己的思想魂魄,終歸還是被歷史淘汰,連這些方尖碑都成了列強的戰利品。&rdo;
肖林點了點頭,順手盜版了一句舊時空的格言:&ldo;是啊,所有的資源都會枯竭,只有文化才能生生不息。&rdo;
不料肖林會說出這麼精闢的話,眾人紛紛向其點頭示意,梁啟超更是拊掌大讚。
&ldo;說得好,從歷史的長遠角度看,民族的興衰比拼的還是文化的力量。華夏之衰落,自董仲舒獨尊儒術已經種下根源,儒家思想雖然不斷發展,但漸漸淪為皇權的統治工具,至滿清時代達到高峰,思想禁錮,體用分割,淪落是遲早的事情。&rdo;
梁啟超說到這裡,輕輕一嘆,又接著道:&ldo;宋朝以後,程朱理學漸漸一家獨大,但在這個時候,西方社會卻興起了文藝復興運動,思想、藝術、科學理論不斷突破,經過四五百年的積澱,才促成了工業革命和資本主義的成熟,此消彼長,中國終於遠遠落後於世界潮流……&rdo;
一九三章吾愛吾師,但吾更愛真理
梁啟超的論調太為怪異,肖林一時還繞不過這個彎,楞了楞才問道:&ldo;梁公,你的意思是說,我們輸在了但丁和達文西手上?&rdo;
梁啟超點頭道:&ldo;也可以這麼說,藝術是思想文化的結晶,最能體現一個民族的底蘊,漢文化自春秋以來,領先世界千年,漢賦、唐詩和宋詞,都是其中傑出的代表,創造了一個又一個頂峰,達到了後人難以企及的高度,自宋代以後,隨著國運的衰落,藝術領域逐漸陷於僵化,偶有亮點,也難以改變整體的沉悶態勢。而西方社會自文藝復興後,逐漸擺脫了野蠻和黑暗,經過積澱和升華,已經擁有了完整的文化價值觀念,崛起是遲早的事情。&rdo;[搜尋最新更新盡在]
說到文藝復興,蔣百里也忍不住插言道:&ldo;正是,文學藝術都是文化的表象,根源還在思想,但丁和達文西不但是詩人畫家,更是哲學家,再到培根、笛卡爾、萊布尼茨、孟德斯鳩、伏爾泰、盧梭、康德、黑格爾、叔本華、尼采、馬克思…&hell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