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04頁,歡樂土匪鬧民國,半渡,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閻錫山是一個微妙的人物,在革命黨中他是參加開國的人物之一,民國元年就坐上山西都督的寶座,他和這把寶座好像如膠似漆,坐了上去就分不開。北方在民國初年是北洋軍閥的天下,他亦附和北洋軍閥,亦步亦趨。不管是革命黨人,或是北洋軍閥,閻老西堅守一個原則,他就是山西,他和山西是不可分的。在北方,皖系也好,直系也好,奉系也好,他表面上都和他們虛與委蛇,可是都不賣身投靠,因此北方派系此起彼落,對他都毫不發生影響。
7月17日晉綏軍徐永昌突然出兵,佔領石家莊,奉軍退走正定,在正定、定州、保定佈置三道防線。22日,張作霖向山西代表提出晉軍撤出石家莊的強硬要求,在保定、德州之奉軍準備進攻河南馮玉祥軍隊。25日張作霖和張宗昌分別派遣代表赴太原向閻錫山提議,請撤走石家莊駐軍以便奉魯軍南下進攻馮玉祥軍,閻置之不理。
雖然閻錫山連連緊閉,張作霖卻仍不願與他翻臉,只因在北方群雄中,閻錫山處境較為自由,閻錫山從辛亥革命後就穩坐太原,只求保住山西。雖然只佔據山西綏遠一個半省,但可以閉關自守,待時而動。他不是沒有野心,不過很能含蓄,守份待時,現在變成了各方所爭取和拉攏的物件,奉張拉他,南方的革命軍也暗中和他連絡,尤其是西北方面的馮玉祥也和他敷衍。
對閻錫山和南方革命政府的判斷失誤,成為安政府的一大隱患,張作霖一直對山西抱以幻想,在大敵當前之時又出了幾手昏招。
安政府成立之後,張作霖連續發出幾道政令,以收攏人心,在《和平革新令》中,更宣稱&ldo;自今更始,一切外交內政均已民意為歸……與孫中山多年交誼,宗旨本屬相同,凡屬孫之同志一律友視,對甘心赤化者問罪興伐……&rdo;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