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欣向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5節,農門婦,欣欣向榮,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慕容湛卻不在理會他:“父皇,此三種弓,弩,皆是出自沈氏之手。”
滿朝皆驚,如此強大的武器怎會出自婦人之手,皇上愣了愣,看向王大郎,雖勇冠三軍,威震北境,可這王大郎怎麼看都是一個莊稼漢,這麼個粗漢子,娶的妻子怎會有這樣的本事:“太子此話當真?”
慕容湛知道父皇不信,要不是自己親眼所見,跟碧青一起待了那麼些日子,自己也不信:“父皇,沈氏拜在武陵先生門下,是先生唯一的弟子,一身所學盡得先生真傳。”
這 一下滿朝文武都明白了,別管王大郎一個莊稼漢怎麼娶了這麼牛個媳婦兒,可人媳婦兒是武陵先生弟子這事兒錯不了,太子爺沒必要打這樣的謊,想武陵先生跟東籬 先生,並稱大齊雙寶,沈氏能做出失傳已久的弓,弩,也不算太新鮮的事兒。沈氏隨軍是因為人家會造弩,箭,並非赫連威說的私攜女眷,這麼一來,想收場可難 了。
皇上的目光落在趙東籬身上:“先生可話說?”
東籬先生出列:“太子殿下說的句句屬實,沈氏不僅無 罪,反而有功,捐出二十萬兩以充軍餉是大義,在冀州府建武陵源,收容深州數千災民,讓她們衣食豐足,出銀給深州百姓打了上百眼深水井,使深州大旱得以緩 解,這是大善,做了這些事,卻從不曾張揚,只為本心,丫頭如此竟也遭人彈劾詬病,豈不荒謬。”
慕容湛忽從懷裡掏出一本奏章:“兒臣有本奏請父皇聖裁,赫連威私縱胡人,入城燒燬軍糧,罪在不赦……”赫連威只覺眼前一黑咚的暈了過去。
皇上冷哼了一聲:“宣太醫。”
文 武大臣互相使了個眼色,心說,今兒這朝會真真算得上一波三折,精彩萬分啊,赫連家這回可栽了,皇上跟太子殿下這一唱一和的,莫非就是為了捏死赫連家,能站 在這兒的都是人精,一想就明白了,以後跟二皇子可得保持距離,要不然,怎麼死都不知道,豈不做了糊塗鬼,就這一項私縱胡人入城燒糧的罪名,赫連家就跟崔家 的下場一樣。
赫連威偷雞不著蝕把米,得了大好處的就是大殿上這位王大郎了,太子力保,東籬先生護航,媳婦兒又是武陵先生的弟子,善名遠播,還家財萬貫,王大郎更是威震北境,軍功赫赫,王家想不騰達都不可能。
就憑太子爺這意思,以後儲君登基,王家接替崔家成為大齊第一世族,真不新鮮,心裡都計量著,回頭怎麼跟王家攀攀關係,而且,提前賣賣好兒總沒錯,想到此,紛紛給大郎請功。
皇 上頗高興,扶植王大郎這樣一個寒族上來,正是他的目的,正要再行封賞,忽王大郎跪在地上,高舉將軍印綬:“北胡得破,非是大郎一人之功,而是因所有北征將 士不畏生死浴血奮戰,方才大破胡軍,大郎不敢居功,大郎當初投身軍伍是因外族侵我疆土,如今我大齊邊境得安,天下太平,微臣想解甲歸田。”
眾人大愕,怎麼也沒想到這眼瞅著高官厚祿擺在眼前了,這位卻要解甲歸田。
皇上也是一愣:“你年不過二十許,大好年華,正是報效朝廷之時,何言解甲歸田?”
大郎道:“拙荊在雁門時,曾被胡人所擄,以至胡營產子,兇險萬分,微臣曾答應拙荊,待平定北胡天下太平之日,便是大郎解甲歸田之時,大丈夫當一諾千金,請陛下恩准大郎解甲歸田。”
慕容湛不禁有些出神,想起武陵源那十里桃花,想起那個站在桃花下淺笑嫣嫣的女子,還有那濃眉大眼虎頭虎腦的小子,竟不覺有些羨慕王大郎。
皇上略沉吟片刻:“王大郎天下太平之時,朕可準你解甲歸田,若有一天再起狼煙,當如何?”
王大郎挺胸抬頭:“若有此一日,大郎定披戰甲,為我大齊掃平狼煙。”鏗鏘之聲在大殿不停迴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