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欣向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9節,農門婦,欣欣向榮,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如今冀州的鋪子離不開他,年前就跟自己商量再開幾個,說冀州府大,四個鋪子雖說守著四個城門,城裡的人要買東西,仍有些不方便。
碧青自然也明白,鋪子裡賣的都是一些日常用品,柴米糧食,油鹽醬醋,菜乾,糖茶……甚至針頭線腦……類別越來越多,相當於現代的便利超市,這種鋪子開在居民區,生意會更好,而且,這些看上去不起眼的東西,其實極有利可圖,越便宜的東西,利潤往往越高。
年底算出的總賬,賣房子跟普惠寺的工程雖佔了大頭,可冀州府的鋪子卻也讓碧青頗為意外,開的日子不長,利潤卻相當可觀。
如今家裡的主要幾項大宗收入裡,冀州府的鋪子就佔一項,這才開始,以後還會更多,正是因為有這些源源不斷的進項,自己也才敢這麼折騰,還是那句話,有銀子才有底氣。
碧青做的火鍋有些四不像,鍋底用了熬好的骨湯,蘸料卻用的老北京的芝麻料兒,用香油,韭菜花,醬豆腐,蝦油調了,抓上一把切得碎碎的芫荽,羊肉涮白了,往碗裡一蘸,好吃的恨不能把舌頭吞下去。
古代的羊肉好,純天然無汙染的吃草羊,涮著吃,最能吃出味道來。吃差不多了,再把擀好的雜麵條放進去煮開,連湯帶面的挑出來,拌著醬料吃上一碗,通體舒泰。
一開始,崔鳳林還有些彆扭,後來見貴伯跟冬月冬時都吃的頗開心,也就放開了,跟著二郎吃了一盤子羊肉,又吃了兩碗雜麵,才算飽了。
兩個丫頭把桌上的東西收拾下去,端上茶水,碧青喝了一口,嘆息一聲,這日子要是蠻牛在,就更好了,也不知這會兒走到哪兒了?
大軍這時候開拔是對的,到了雁門,天也暖和了,正是草原上充滿生機的季節,跟善騎射的胡人對戰,也勉強說得過去,不會吃大虧。
要是冷的時候過去,恐大多兵將都會受不了,也不知那些北胡志跟兵書蠻牛記沒記住?便記住了,會不會用到實戰上?跟彪悍的胡人短兵相接的時候,能不能全身而退?碧青發現,大郎一走,自己整顆心彷彿都跟著他去了,牽腸掛肚的放心不下。
大軍走了,碧青留在京城也沒有意義,家裡還有一大攤子事兒呢,冀州要再開幾個鋪子,武陵源的二期工程也開始動工,王家村自己家的房子也該蓋了,普惠寺的僧舍更需擴建。
太子在冀州的時候,曾在普惠寺住了三天,與淨遠大師論禪,太子回京不久,寺裡的記事僧,把大師跟太子論禪時的對答,整理成冊,廣傳天下,普惠寺也因此名聲大噪,不用再各處延請高僧前來設壇說法,高僧自己就會帶著弟子前來。
高僧多了,普惠寺的香火越發鼎盛,行腳僧也多會慕名而來,淨遠大師更是廣開佛門,以至於新蓋的僧舍,很快就不夠住了。
老和尚非常大手筆的把普惠寺旁邊的地買了,用來闊建寺廟,手裡有了錢,還想把其他幾個殿也修繕一新,故此,短時間內,碧青手下的工程隊根本不用愁沒活兒了,甚至,還得繼續招募工人。
更有那一百畝桃園,得打理,如今蓮花山附近的地,幾乎都讓碧青買在手裡,荒地用作蓋房,好地就交給武陵源的村民們種糧食,碧青不要租子,只要能供著自己一家子吃就成。
村民們自然感恩戴德,幹起活來,也更加起勁,臨山屯也跟著沾了光,如今跟武陵源落戶的深州災民,結成親家的不在少數,一開春,臨山屯的男女老幼,也會過來武陵源打短工賺錢,只要勤快肯幹,不怕沒有好日子。
只有周守仁一家仍堅守著自己的書香門第,沒錢花了,就賣手裡的地,碧青後來收臨山屯村民的地,都是按著良田的價兒收的,周家地多,五十畝地,十兩銀子一畝,足足五百兩銀子,一家子要是省著點兒過,過一輩子是瞎話,十幾年衣食無憂的日子,絕對沒問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