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袖乾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0章 做皇帝不能甩鍋(第一更,求訂閱,,振南明,一袖乾坤,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廷杖是殘酷的,一輪下來文官們皆是掉了一層皮。
劉道也最慘,被生生打斷了兩條腿。
他吃了暗虧可沒地方說去。畢竟行刑的是錦衣衛,監刑的是東廠廠公,下旨的更是天子。
這種官司找誰去打?誰又敢接?
只能打碎了牙往肚子裡咽。畢竟這都是他自找的。
行刑結束後,錦衣衛校尉們抬來許多門板,把受刑的犯官全部拖到了門板上,然後兩人一組抬起門板往外走。
這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畢竟廷杖過後受刑人是不可能走的動路的。
當然錦衣衛最多把受刑犯官抬到皇城門外。
一般情況下都有犯官的家眷、僕人來接人。別管是用馬車還是轎子,總歸能把人弄回去。
至於沒人來接的,錦衣衛也不會再管,因為他們的職責已經完成。
馬利要第一時間將這個訊息奏報給指揮使,再由指揮使奏稟天子。
...
...
朱慈烺接到錦衣衛指揮使趙信的奏報後輕點了點頭。
這次廷杖的效果還是很顯著的,至少短時間內應該不會有人再因為朱慈烺招降順軍餘部的事情犯言直諫了。
犯言直諫本身並沒有什麼,可怕的是耍流氓。
偏偏文官十分擅長這點。
文官真正耍起流氓來是六親不認,且品級越高甩流氓的本事越強,手段越高階。
還好這次左順門哭諫的文官中沒有這種老流氓,不然朱慈烺還真的不好應對。
無論在什麼時候國家的穩定都是最重要的。朱慈烺可以因為東林黨貪汙、勳貴謀反而大開殺戒,卻不能因為臣子們勸諫他棄用順軍餘部而揮下天子劍。
道理很簡單,因為這次文官集團佔著理,至少以這個時代的評價標準來看確實是如此。
大明以孝治天下,天子更應該作為表率。
朱慈烺重用順軍餘部在士大夫看來就是不孝,是與儒家的那一套思想相違背的。
朱慈烺當然有他的理由,本來南明現在的實力就比滿清弱,要是在這個時候強行內訌,恐怕真會像原本歷史那樣被滿清各個擊破。
不過這個理由朱慈烺又不能對天下人說,不然恐怕他的稱號除了聖天子以外,還要加上一項“未卜先知的白鬍子老爺爺”了。
既然本身不佔著“理”,自然不能把事情鬧得太大。只要不出人命就是可以接受的。
朱慈烺的統治來源於封建倫理綱常的那一套東西,而不是什麼君權神授,所以即便是皇帝有的時候也需要妥協。
對國家的改良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朱慈烺當然希望這個國家越來越好,他也明白問題的根子是出在哪裡。但他不可能毫無顧忌的大刀闊斧改革,尤其是在大明生死攸關的時候。
在戰時一切都要為戰爭讓步,一切都要以國家利益為重。
只有戰勝滿清,朱慈烺才有機會改革,或者說改革才有意義。
不然整個國家淪陷在滿清的鐵騎之下,只會迎來異族野蠻殘暴的統治,還談什麼革新?
在此期間朱慈烺本人哪怕受些委屈,背些黑鍋也無妨。
總之,文安之率順軍餘部增援四川這件事算是定下來了。
從啟用文安之的那一刻朱慈烺就下定決心一定要保住此人。
不甩鍋是朱慈烺的行事、領導風格。
同樣的一件事如果換做崇禎,恐怕就不會廷杖左順門哭諫的文官,而是會借文安之的腦袋一用了。
看看崇禎朝那些赫赫有名的官員吧,有很大一部分沒能得到善終,最主要都是給崇禎背了黑鍋。
崇禎可謂是甩鍋第一人,遇到什麼事情首先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