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袖乾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5章 兩虎相爭,坐收其利,振南明,一袖乾坤,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番分析鞭辟入裡,朱慈烺聽的頻頻點頭。
從歷史上來看,姜瓖確實是個反覆無常的人。
先是降順,繼而反正扶持明宗室,再之後降清,最後因為不滿清朝給出的待遇,又反清......
這樣的人給他一個腦後有反骨的評價一點都不冤枉。
“照這麼看,山西易手是遲早的事。鐵俺公所說坐收其利又怎麼實現呢?”
朱慈烺十分謹慎的問道。
“陛下,闖逆若不失山西,朝廷又如何坐收其利?”
“此話怎講?”朱慈烺有些懵了。李自成丟掉山西和大明坐收其利之間有何關聯?
“陛下,闖逆一直是想定都西安的,關中是他的根基啊。他可以不守山西,但不能不守關中。他可以撤離京師,但不可能撤離西安。”
文安之十分激動的說道,下頜鬍鬚都跟著亂顫。
朱慈烺聽到這兒,在心中默默嘆了一聲。這件事文安之判斷錯了。
潼關大戰失敗後,李自成自覺不能守住西安,再次帶領部眾來了次大撤離,一路潰逃至湖廣。就連襄陽等地的守軍也一併帶走。
看來文安之不是穿越者啊。
“朕不這麼認為。”朱慈烺徐徐說道:“闖逆畢竟是流寇,對於根基一事並不十分看重。陝西雖然是他的發跡地,但糧食無法自給自足,土地又多貧瘠,朕看不出他有什麼必守的理由。”
“陛下?”
文安之有些發懵。
為什麼聖天子這麼確信李自成會捨棄陝西?
“若是這般,那火候就需要好好把握了。”
文安之復又思忖了片刻,這才接道:“原本臣以為闖逆會死守關中。這樣陛下派出一隻大軍偷襲北京,則有七八分的勝算。可若是闖逆為了儲存實力主動退出關中,那東虜便可以隨時調兵力回援。”
文安之關注的是戰略層面的東西,而不是一城一池的得失。
北京對於大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若是能夠光復神京,天下人都會歡欣鼓舞認為驅逐韃虜指日可待。
可若是李自成打了一仗後自己慫了,滿清就不會在陝西方面牽扯太大的精力,隨時可以掉轉過來回援北京。
對皇明來說,精銳軍隊是最珍貴的資源,絕不能輕易的損耗。
所以若真要出兵,時機就非常重要,必須卡在李闖和東虜大戰焦灼的那一刻。
......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