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袖乾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章 治貪,振南明,一袖乾坤,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上宣佈了命徐州總兵高傑率軍前往山東駐防的決定。
聖旨剛一下達,就引起了渲染大波。
左都御史王鐸手持笏板出班奏道:“陛下,此舉萬萬不可啊。山東如今乃虎狼之地,高總兵區區四五萬人馬,怎麼可能駐防的過來?若每處府治都要留兵駐防,則等於處處不設防啊。陛下請三思!”
兵部侍郎梁雲構也出班奏道:“陛下,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山東雖然距離徐州不遠,可四五萬人馬一天人吃馬嚼也耗費甚巨,國庫可撥的出這麼多軍餉?”
朱慈烺嘴角微微揚起道:“國庫存銀已不足百萬兩,還要維持江淮守軍的日常訓練花費,不可輕動。故而朕已決定,高總兵增援山東之師的軍餉,由諸位卿家募捐而得。”
“這......”
朱慈烺此話一出,朝堂之上立時炸了鍋。
一眾平日裡‘公忠體國’的臣子紛紛抱怨了起來,雖然理由千奇百怪,但歸結為一句話那就是‘沒錢’。
朱慈烺冷眼旁觀著這一切,並沒有立即打斷。等到他們鬧得差不多了,清了清嗓子道:“朕會從內帑之中拿出十萬兩,諸位愛卿準備捐出多少?”
明代內帑和國庫從來都是分開的,簡單的說國庫是國家的儲備庫,內帑是皇帝的小金庫。
但也不是完全徹底的分開。
譬如萬曆朝的時候,神宗皇帝就從內帑之中拿出大量銀兩獎賞有功的將士,崇禎朝的時候京營的軍餉也是由內帑來出的。
但這畢竟是皇帝的私房錢,如今天子明確表示會拿出十萬兩內帑銀,若是他們這些國之棟樑再沒有絲毫表示,也太說不過去了。
左都御史王鐸身為都察院之首自然是避不過去的,他手持笏板衝朱慈烺一禮道;“老臣願意捐銀一千兩,以助軍餉。”
朱慈烺面色不改道:“總憲公忠體國,為君分憂,朕心甚慰。來人吶,記下來。”
有了王鐸的這第一步,其餘文武官員也紛紛“慷慨”的認捐起來。
“臣捐銀五百兩...”
“臣捐銀三百兩...”
“臣捐銀六百兩...”
“臣捐銀三千兩!”
忻城伯趙之龍手持笏板出班一步,氣勢十足的說道。
......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