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袖乾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17章 謝慎的改革模式,寒門首輔,一袖乾坤,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商賈在大明朝並不算慘,但一直難以獲得頂層資源。
如果謝慎可以給他們這個資源,商賈未必不會投入謝慎的懷抱。
這個資源並不是指做官,明代並沒有規定商賈之後不能做官。內閣大學士張四維便是晉商之後,不一樣做到了內閣首輔?
謝慎要給商賈的資源是辦廠,興實業。
明代中後期一度出現了資本萌芽,之所以被扼殺是因為自身制度的問題。
正因為朝廷不禁止商賈之後參加科舉,其子弟一旦科考中第,就搖身一變成了官紳。
有了功名官位可以躺著撈錢,誰還願意沒日沒夜的賣苦力。這便是資本萌芽被扼殺的真正原因。
但如果給了商賈辦廠做實業的權力,他們就會考量其中利弊。
科舉中第,光耀門楣的可能性不是沒有,但確實太低。
與其把希望寄託在這上面,倒不如靠辦廠做實業來擴充提升實力。
畢竟這和一般的經商還不同,屬於手中攥著王牌,旁人便是想欺凌也得顧忌些。
眼下大明五口通商,資本和技術的輸入是很多的,未來可辦的實業有很多。
即便不考慮將來,就眼下看能夠辦的實業也有很多。諸如織造廠,造紙廠,織染廠,酒廠,不一而足。
其實工廠和作坊的區別不在於規模,而在於能不能規範化制度化的管理。
譬如織造一事,在江南古已有之,幾十織機的作坊更是無數,可為何不能發展為織造廠,便是因為不能進行規範化管理,沒有制度性的東西。
謝慎準備開放一個口子給這些商賈,有遠見的就會看到前景投身進來。
一旦這些商賈有了實力,就可以作為對付士大夫的利刃,改變大明重道德不重能力的情況。
謝慎曾經想過多種改造士大夫的可能性。最終他發現不給一些外部壓力,想讓這些士大夫主動改變是不可能的。
只有樹立了一個強有力的對手,才能讓這些士大夫有所忌憚主動求變。
改革肯定是痛苦的,但畢竟只是陣痛。如果不改革,大明必將按照老路走下去,最終覆滅。
現在不過是明中期,謝慎完全可以遵循祖制,做個老好人安享太平一輩子。
但他於心不忍,他不能眼睜睜的看著大明毀於制度。
這個制度有缺陷那就去改變它,放任不管才是懦夫!
張居正的一條鞭法很好,但僅靠此還不夠,因為沒有外部壓力抵著官紳階層,僅靠上層施壓很快就會反彈。
張居正一死,他的萬曆新政不就是立刻廢掉了嗎?
自上而下的改革總會有這樣的問題,而如果給商賈好處引其為改革的驅動力效果會好的多。
這不是單純的自上而下或者自下而上而是兼而有之。
換句話說,這是謝慎對於改革大明的一場嘗試。
至少要拼盡全力做出努力,才不枉費穿越這一遭啊。
他不是沒有想過扶持勳貴,但大明朝的勳貴自土木堡之變後就是爛泥扶不上牆了。
在此之前,勳貴還能和文官階層分庭抗禮。但這之後勳貴徹底成了混吃等死的代名詞,指望他們對抗官紳真不如指望商賈。
當然商賈亦有自身的缺點,那就是近乎瘋狂的逐利,這一點可以透過稅收來調節。
謝慎一直認為大明朝的商稅實在太低了。便是江南這麼富饒的地方,商稅也才三十稅一,而且永不加賦。這個就太要命了,本來商業就暴利還不讓加稅,結果就是商人富得流油,朝廷窮的叮噹響。
謝慎要扶持商人做實業那也是有條件的,那就是加稅。
當然為了避免反彈太過強烈,加稅可以徐徐圖之,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